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11年,辛亥革命的到来迅速掀起了全国上下的革命浪潮,清朝内部的统治危机给沙俄带来了可乘之机。在沙俄势力的干预下,外蒙古地区宣布“独立”。在外蒙古地区宣布“独立”初期,驻京蒙古王公们在这一时期与清廷站在同一阵营,对外蒙古地区均采取严叱态度。南北会议中期,清廷势力急转直下,依靠满蒙政权享受特殊待遇的驻京蒙古王公们此时一方面竭力维护清廷统治一方面开始与外蒙古政权联系,为自身发展留足后路。北洋政府初建时期,驻京蒙古王公们在这一时期主要分为两派,以阿穆尔灵圭为首的一派公开表明拥护北洋政府,对外蒙古政权持反对态度。以贡桑诺尔布为首的一部分驻京蒙古王公在清廷覆灭之后,选择效仿外蒙古实行“独立”,在北洋政府方面的规劝下,这部分人最终选择了归顺北洋政府。驻京蒙古王公在清廷覆灭前、后阶段,对库伦方面采取的态度跟随其政治立场的转变而发生变化,究其原因,不过是为维护其原有的封建特权。北洋政府建立后,北洋政府派阿穆尔灵圭等人前往东蒙古地区召开了东蒙古王公会议,稳定了在东蒙古地区的地位。1913年在外蒙古军队向内蒙古进军过程中锡林郭勒盟被迫投降外蒙古。在西盟地区,西盟王公会议前后,蒙古王公为求保本旗利益,不得不在北洋政府与库伦政权之间采取两不得罪的态度。北洋政府初建时期,政局尚未稳定,对内蒙古地区的保护措施尚浅,库伦政权又对内蒙古地区虎视眈眈。内蒙古各旗基本上处于两大势力斗争的漩涡地带。在这一状况下,内蒙古王公们采取骑墙相望的态度,是在北洋政府与库伦政权双方势力尚未分出高下之前,不得不采取的特殊自保措施。早在杭达尔亲王等人力主“独立”之时,外蒙古内部其他蒙古王公对“独立”就保持着洁身远引的不干预态度。活佛宣布“独立”之后,由于身患疾病,其权利逐渐被杭达多尔济等人架空,在“独立”的态度上,有心取消“独立”却无力改变。而此时,新政权内部矛盾纷起,《俄蒙协约》的出现更是使大部分外蒙古王公们看穿了沙俄的侵略阴谋,纷纷后悔支持“独立”,开始转向北洋政府。外蒙古“独立”事件的出现,是清王朝腐朽没落的统治、沙俄长期以来的觊觎、以及极少数利益熏心的蒙古王公被沙俄利用等因素所造成的。在近代社会思潮及中国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国家民族主义思想的影响下,蒙古王公们彻底认清了外喀尔喀“独立”的实质,最终选择了取消“独立”,转而支持北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