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自然类旅游景区生态环境影响问题也更加受到关注。旅游者行为是影响景区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对于旅游景区、景点而言,每个游客都是一个潜在的污染源,尤其一些非生态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给景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与破坏。而我国目前对旅游者行为管理的研究相对落后,因此,对旅游者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研究,探讨旅游者行为的管理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西溪湿地游客的特征、环境影响行为及其影响后果作了实证研究,并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本研究基础数据的获取采用了游客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二手数据收集等方法。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探索西溪湿地游客的群体特征及其与游客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环境影响行为的相关性;应用实地观察得到的数据考察游客个体特征与其环境影响行为的关系;利用西溪湿地管理处提供的正式开放以来的游客流量数据,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发现西溪湿地游客量的波动性和时间分布规律。本文的主要成果包括:详细描述了西溪湿地游客的总体特征,对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和环境影响行为及其与游客特征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并对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的差异作了比较;对游客的环境影响行为进行了分类,将其分为不可避免的行为和不良的旅游行为两大类,并对各类行为的影响对象及其影响后果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类型游客的特征及其环境影响行为,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西溪湿地的大部分游客具备基本的生态环境意识,能够约束自身行为,但环境责任感不强。二、西溪湿地本地游客和外地游客的生态环境意识没有明显差异,但实际当中周一本地游客(西溪湿地每周一免费对杭州市民开放)带来的环境影响更大,说明游客量波动情况对景区生态环境有很大影响。三、游客的个体特征与行为有相关性,如游客性别、年龄等对游客行为都有影响,尤其游客的受教育程度与其行为相关性较强。四、游客不可避免的行为对环境影响后果与游客量有关,对这类行为的管理,景区应重在对游客量波动情况的控制上;不良旅游行为对景区生态环境影响后果更严重,其影响因素有多种,应针对这些因素对游客不良旅游行为进行重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