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虚构”一词作为“虚构”的对立概念,往往意指对于真实的某种“完全再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历史上,“非虚构”的概念一开始主要是作为翻译产物出现的,它由美国六七十年代的“nonfiction-novel”(非虚构小说)翻译而来。直到进入新世纪,《人民文学》再次提出“非虚构”这一概念,将其和传统的“报告文学”相区别,并且专门开设了“非虚构”板块来刊登国内优秀的非虚构作品。2015年,白俄罗斯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凭借她的一系列非虚构作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可以说,“非虚构”写作作为一种对时代与社会最真实的书写方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热潮。然而,由于对真实性和文学性的双重要求,“非虚构”写作在创作过程和作品上都呈现出了一定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对于“非虚构”写作的很多问题,仍然期待着深入的研究与探索。本文以当代中国“非虚构”写作为研究目标,在理论上对中国当代“非虚构”写作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对当代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同时也从社会背景和发展趋势上进一步探讨了“非虚构”写作在文学和社会中的影响与作用。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章从“非虚构”概念的历史由来、“非虚构”概念的哲学基础以及“非虚构”写作的边界和特性几方面进行了理论方面的探索。广义上,“非虚构”的创作应该涵括一切符合其哲学精神的创作形式,除了纪实文学、新闻特稿和历史叙述的写作形式,还包括着摄影、电影等其他艺术样式。而在狭义上的“非虚构”写作则主要指的是一种新的纪实写作风格,它与报告文学一脉相承,但也有着自己的独特属性。文章从作家群体的自觉性程度、创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的“介入”、作品中叙述声音的“出场”、创作过程的独立审美原则、作品的文学性和技巧性等五个方面对于“非虚构”写作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第二章在理论探索的基础上,对中国当代文坛的一些优秀“非虚构”作品进行了深入的解读,将这些作品按照题材分为“乡土”、“自然”、“历史”、“社会”、和“生活”五个类别,分别去探讨不同题材下的非虚构作品所具有的独特风格。这些作品中所呈现的特点和“非虚构”写作的新特性是相一致的,但在不同的题材中,却有着不同的具体表现。第三章主要对文学写作之外的“非虚构”的创作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研究,例如新闻写作视域下的“非虚构”写作、以口述史为代表的非虚构历史书写以及纪实摄影、纪录片等更具视觉魅力的“非虚构”类艺术形式。它们都体现着“非虚构”这一概念所具有的内涵与特性,用独立审美的精神、和更富技巧性的艺术风格去记录和展现世界的真实和人的内心真实。第四章则是从文学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这一角度深入发掘了“非虚构”写作在新世纪兴起的内在原因和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当下,不仅文学需要真实,社会也在渴求真实,而“书写真实”的“非虚构”写作,正是对于当代文学和社会这一需求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