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劼人新版“大河小说”的症候式分析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劼人及其代表作“大河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研究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已颇具规模。但就其整体而言,虽不乏一定的深广度,成绩斐然,却方法单一,结论多有重复,模式化倾向较严重。本文采用症候式分析方法对李劼人新版“大河小说”做出整体解读,在李劼人研究界尚属首次。论文也想以此探索来对当前李劼人研究界所提倡的研究范围拓展和研究方法的多元作一呼应。本论文分前言、正文、结语三部分。前言由李劼人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综述和评价入手,在此基础上说明本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及其研究对象择取上的合理性,并指出论文的力求创新之处。正文主体部分共分三章,每章两节。论文针对新版“大河小说”中情欲书写,革命叙事和风土营造三大核心内容,以症候式分析方法逐章作出对应研究。主要论说的问题有:李劼人留法生涯中的特殊心理历程如何影响其“大河小说”中的情欲书写;李劼人改写的新版“大河小说”是基于作者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何种创作心态;李劼人“大河小说”中的风土营造又是如何与作者的主体意识和生命信念发生关联的。如此等等。具体涉及的内容有:李劼人留法重病期间的经历对“大河小说”情欲书写、主题形成和意蕴指向的潜在影响;作为男人和丈夫的李劼人在留法期间私密的个人心态,在“大河小说”情欲书写中的微妙体现;新版“大河小说”中独特的革命者群像之所以如此这般的原因;李劼人革命叙事困惑的精神症候;“大河小说”风土营造所体现的话语立场、叙述姿态及人文情怀后面的文化心理根由,等等。文末,论文对症候式分析的精神背景作了扼要评述,并对本研究的当下意义作扼要说明,以回应本论文的问题意识。
其他文献
该研究旨在探究新闻工作者的压力源,编制出有针对性的职业压力问卷。对578名新闻工作者进行了访谈、半封闭式问卷调查、正式问卷测试,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编制出
仙道赋是我国赋体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我国赋体文学发展的始终,它不仅蕴含了丰富的道教内容,对我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且丰富了赋体文学的题材。赋
目的:探讨晚期卵巢癌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的近期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6月~2017年4月在某院治疗的60例晚期卵巢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平均分为两组,30例予
结合高校目前的教育状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了如何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本文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观察时段,以基督徒这一形象为切入点,介绍了这一时期相关小说的背景、内容、人物形象以及作家的创作经历、写作动机以及思想资源。文章围绕巴金、路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中国文论“失语症”问题的讨论十分热烈,关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问题和“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问题成为了文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话题。研究“
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论述汉魏六朝乐府诗挽歌的起源、具体使用和创作,哀挽活动与挽歌诗的艺术特征等问题。对中国古代挽歌的研究,以往
在当前的现代作家日记研究中,学术界或只是把日记作为论文论证材料的一种补充,或只对一位文学家的日记进行研究,而并没有从五四文学家日记去综合考察五四的相关情况,由此便有
诗、史关系看似明晰,但上千年来有很多人认诗为史,把虚构作品等同于实录,动辄用历史来印证文学,文学几乎成为史学的附庸,这对文学、史学发展都相当不利。钱钟书在阅读大量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