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笔重彩绘画和漆画作为中国艺术中二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它们的起源极早,甚至在原始时期就已有诸多可寻之迹。早期原始人类对器物进行装饰,运用了矿物颜料和漆,其色彩使用与线条造型等方面都大致相像,工笔重彩绘画和漆画可以说都是从器物装饰中脱离出来而衍生为“画”。当然,就工笔重彩画的早期形态而言,应从战国出土的帛画开始就已脱离器物而独立发展,同时期的漆画则仍多附着于器物之上,独立形态较为少见。一直以来,无论是色彩、技法乃至造型,漆画与工笔重彩绘画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近代,直到西方艺术引进中国后,情况才发生变化。工笔重彩绘画在吸收传统的前提下,积极学习西方的形式语言并为己所用,造成现代重彩的中兴之势。而漆画由于成形较晚,尽管也在不断多方汲取资源,但自身的构建尚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完善。本文以笔者自身对漆画与重彩画的学习与创作为基点,对工笔重彩绘画与漆画这两种同源而相异的艺术形式进行比较,对二者的历史渊源、美学特征及形式语言诸方面展开具体分析,以期对当下工笔重彩绘画与漆画艺术的创作实践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文章共分五个章节,在开篇的绪论中概括了本文选题缘由、研究内容及意义以及关于此类题材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介绍工笔重彩绘画和漆画的历史背景,尽量系统的理清从新石器时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一直到近现代的演变发展过程。并结合背景梳理分析了二者从原始时期的器物到屏风绘画,再到近现代名家的作品进行详细的比较研究;第三章对工笔重彩绘画和漆画的美学特征以及语言特征进行分析,解析二者的本体特性和美学语义,同时对漆画语言的独特性予以阐述;第四章则以工笔重彩绘画和漆画材质的主要元素进行比较,分别阐述了“墨”与“漆”、“黑”与“白”、“磨”与“染”之间的关系,从而深入挖掘二者之中存在的相通性与不同点;第五章以工笔重彩绘画对漆画创作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为前提,着重从艺术本体理论的角度将工笔重彩对漆画的影响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本文认为:工笔重彩绘画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遗产进入到现当代以后,通过对东西方艺术的学习,其表形式和表现内容都有了较大的变化,其中也有对现代漆画创作的借鉴与吸收。而现代漆画由于其材料技法的特殊性,进入现代以后在较大尺度上拓宽了自身表现范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丰富性与可塑性,对于这一现象的研究,一方面可以为后来者提供参考借鉴价值,进一步拓展这二种艺术形式在材料、技法和创作上的空间。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对本科和研究生学习的一个阶段性总结,希望自己今后的创作能在不迷失工笔重彩和漆画的本体语言前提下进行语义转化,从而获得更为宽广自由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