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王德春教授倡导从国俗语义的角度研究汉语“语言国俗学”,提出在国内建立一门新的语言学分科——“国俗语义学”。“国俗语义是语义民族性的一种表现,它反映使用该语言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情风俗,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也就是说,语义在反映概念意义的基础上增添了附加的民族文化色彩,离开了民族文化背景,难以理解语言单位的含义”(王德春,1997:122)。国俗语义与文化和认知息息相关。国俗语义的产生与理解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某一文化的认知。国俗语义正是在民族文化因素的促动下,通过联想在隐喻和转喻等机制作用下伴随概念意义而产生的语义延伸或转移。国俗语义的产生是文化因素和认知模式双重作用的结果,具有民族文化独属性、差异性、近似性、融合性。国俗语义是产生于言语活动中符合某一文化语境的临时语义,经过本族语者重复使用,获得全民公认之后固化于语言体系之中的文化语义。国俗语义是各民族语言普遍共存的现象,是语义学研究的新领域。国俗语义不仅体现在语言单位中的词素、词、词组、熟语上,也体现在言语单位的交际用语和语篇上。国俗语义因文化差异而不尽相同甚至相异。当今,对外汉语学习者越来越多,以跨文化交际为目的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国俗语义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汉语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汉语国俗词语众多,涵盖面甚广。汉语动物词语具有丰富的国俗语义,是汉语“文化词语”中极富特色的一部分,是认识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和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阐述国俗语义学的一些基本思想,继而以汉语“虎”及“虎”词的国俗语义为个案进行叙述讨论。虎,在东方文化中被称为“百兽之王”,这个字有着丰富的国俗语义。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通过对英汉两种语言中“虎”和“虎”词的国俗语义进行归纳、对比分析,进而结合我国的国俗语义研究发现:1)国俗词语虽然是文化承载词,但其国俗语义必须在言语环境中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国俗语义的理解是在文化与认知的统一框架下,认知主体通过联想运用隐喻、转喻、概念整合理论作出的符合上下文语境的语义推断;2)“虎”和“虎”词的国俗语义研究有助于其他国俗词语的国俗语义研究;3)国俗词语的翻译应充分考虑国俗语义而非概念意义;4)国俗语义研究对词典编撰和跨文化交际以及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