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格又称为个性,是个体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即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性格的形成是有连续性的,后期的发展离不开早期的影响。儿童早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儿童的一些认识和行为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就难以弥补。儿童早期所具有的某些品质可能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健全的早期教育对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中特别强调:幼儿教育是人生的基础教育。他指出:“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础,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须稍加培养,自然成为社会优良的分子;倘若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我国幼儿教育事业开拓者陈鹤琴也一再强调:“幼稚期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打下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易建造了。”因此,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这才是儿童教育的首要目的。 当今我国的教育中,大部分家长对子女的智力发展甚为关注,虽然期望过高,但不讲求科学的方法,对孩子施加超负荷的压力,结果拔苗助长,孩子厌学现象越来越严重。儿童身心受到摧残,情感、性格的健康发展受到影响,出现各种心理疾病,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后果。 根据以上情况,本文对怎样通过音乐教育,使孩子的身体、心理和精神获得健康发展进行了专题研究。引用一些人类学的研究成果,从宏观上分析了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生理、心理方面的需求,并从微观上探讨了,如何了解孩子的先天资质,并且介绍了I—tell皮纹测试的方法,提出了因材施教、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的方法。本文还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音乐教育在儿童健康人格培养中的责任与目标,并且从如何通过动作促进孩子心理发展、创造性人格培养以及儿童情感教育等角度,提出了音乐教育中培养健康人格应当采取的教育策略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