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性腺是鱼类进行繁殖活动的基础,为了完全掌握鱼类的繁殖规律,首先要对性别决定机制、性腺分化机理和性腺的组织学、组织化学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只有充分了解了性腺、的分化和发育的机理,认识他们的繁殖习性才能更好人工调控鱼类的繁殖过程,为鱼类养殖生产服务。由于鱼类精巢的结构比较复杂也比较原始,不同种鱼类其精巢的外部形态以及内部结构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Richardson)属鲶形目、鳞科、黄颡鱼属,俗称嘎牙子,是江河、湖泊、水库常见的小型经济鱼类,在我国南北各大水域均有产出。黄颡鱼体色艳丽,肉质细嫩鲜美,营养丰富,无肌间刺,可食部分大,不易死亡,适温范围广,是一种可开发的新型养殖对象。由于黄颡鱼雌雄性在性别决定以后表现出明显的生长差异,但关于这个特异性状的分子调控机制还是一个未知,尤其是与性别决定有关的Sox基因的研究目前还没有报道。因此,本试验深入地分析了精巢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以期对黄颡鱼的精巢结构,精子发生等生殖生物学内容,同时初步的探讨了Sox基因表达的差异,以期进一步了解黄桑鱼的性别决定机制及性腺发育特征,为应用相应的调控手段进行性别控制,实现全雄性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以性成熟的黄颡鱼为试验材料,采用光学显微技术、透射电镜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中基因克隆技术对黄颡鱼精巢的组织学、超微结构以及黄颡鱼Sox基因进行研究探讨。得到结论如下: 1.通过对黄颡鱼精巢的组织学研究,进一步证实黄颡鱼的精巢为典型的小叶型精巢,但其精小叶和贮精囊结构比较复杂,故在繁殖季节不能用外力挤出精子。 2.黄颡鱼精原细胞分为两种,即A型和B型。但A型精原细胞又存在两种不同的形态,分别是A1型和A2型,两者的区别在于A1型不具有拟染色体,并且其线粒体内无嵴或有极少的嵴山现。 3.黄颡鱼除A1型精原细胞外的各期生殖细胞都存在拟染色体,并且随着细胞的不断发育拟染色体逐渐变小分散,最后在精子内完全消失。 4.黄颡鱼初级精母细胞的前期出现联会复合体,应是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同源基因交换的标志。 5.黄颡鱼精子形成过程分为三个时期,即早期、中期和晚期。 6.在扫描电镜下,黄颡鱼精子头部椭圆形,其长径约为1.70μm,短径约为1.50μm;尾部鞭毛长度大约为25~30μm,从植入窝正中伸出,植入窝口直径约为0.40μm,鞭毛直径约为0.18μm。 7.本研究采用四种引物,以黄颡鱼DNA为模板进行扩增,结果显示:黄颡鱼在220bp、400bp、450bp、750bp和900bp左右都出现谱带,无性别差异。对220bp的谱带进行测序分析,证明该片段长度为221bp,且雌雄个体间仅有一个碱基不同,为同源基因。与人的SRY基因比较,同源性为41.67%。由于其同源性较低,故不能确定该基因是否参与性别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