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粗集理论的移动机器人环境建模技术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学的研究已经从最初的工业领域拓展到航空航天、军事等许多不同的领域,其中有些作业环境不适合人类的直接参与,例如危险的矿井、核废墟等,这就需要机器人在这些未知环境中能够自主地完成各种智能任务。自主环境建模(或称地图创建)是实现自主导航及完成各种复杂智能任务的关键,也集中体现了机器人的感知能力和智能水平,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研究智能信息处理领域的粗集理论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移动机器人未知环境建模,特别是在环境障碍物识别中的应用。 本文首先对移动机器人环境建模的相关内容以及研究现状等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并对本文的选题背景和主要内容作了介绍。 其次,学习矢量量化网络(LVQ网络)的结构特性为实现声纳数据的处理从而进行室内典型障碍物的识别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基于此,本文提出一种多网络的分层目标体识别结构。该网络分类器的理论依据是不同障碍物之间存在着回波振幅和声纳TOF(time-of-Flight)数据的差异。本文分别研究了噪声、振幅、声纳TOF数据的偏移、距离以及目标体(锐角和边角)的角度等因素对系统分类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上述各种影响因素具备一定的鲁棒性,从而使得移动机器人能够在较大的距离范围内快速、可靠地识别室内各种典型障碍物。 第三,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分层递阶约简算法与多LVQ网络相结合的障碍物识别方法。根据粗集理论中的分层递阶约简算法可以得知,距离信息已知时,任一类振幅信息都携带有效的类别信息。这一决策规则为多LVQ网络分类器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该方法能够有效拓展室内各种典型障碍物的平均探测范围,特别是平面和直拐角的探测范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先前提出的神经网络方法。同时,该方法的使用,有效避免了基本粗集理论在目标体识别应用中的局限性,提高了其识别精度以及对声纳数据缺失和不精确问题的鲁棒性。与传统的障碍物识别方法相结合,移动机器人利用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室内环境中各种典型障碍物的识别工作。
其他文献
在测井技术中,测量油井液面深度是一门很重要的技术,目前测量液面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方法。本文提出的滤波方法成本比较低,经滤波后再计算液面深度能准确定位,这为提高测量精度
应用于南昌红谷隧道工程的“内河大流速高位差沉管隧道关键技术”项目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突破,对解决江河中游水位季节性变化、水流速度的非均匀性、预制管节浮运的复杂性、
期刊
项目简介rn跨海桥隧工程具有跨海距离长、工程规模大、建设条件复杂、技术难度大、施工标段多和施工周期长的显著特点,建立统一的、高精度的测量基准并维持其稳定性、可靠性
期刊
随着地铁的持续建设、地下交通网络的不断完善,地铁的施工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同时,在地铁施工中经常遇到地铁线路需要穿越既有桥梁基础、建筑物基础等地下结构物的情况.rn由
期刊
推动公路隧道绿色化、机械化建设rn该项目从创新、安全、环保、高效、节能的理念和目标要求出发,通过国内外系统调研、理论分析、现场试验与验证等手段,开展产学研结合进行技
期刊
截至2018年底,我国公路隧道达17738处、1723.61万米.近十年,中国公路隧道每年新增里程1100公里以上.虽然我国已从公路隧道大国迈向隧道强国,但运营管理任务艰巨,安全问题日益
期刊
“重载交通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结构及工程应用研究”项目实现了重载交通双层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修筑的四个关键技术突破,对解决重载交通路面早期损坏严重、修补不断、社
期刊
BIM技术经过近十年的迅猛发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业主、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运维人员认可.但是BIM技术在交通基础设施领域的应用与推广仍然面临着诸多难题,如工程信息模型体
期刊
近几年来,以PC机为代表的通用计算机系统在硬件和软件方面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与此同时,新兴IT产生的发展要求越来越多的设备具有小型化、智能化的特点。为适应这一发展趋势
截至2019年,我国公路总里程达到484.65万公里,公路养护里程达到475.78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98.2%,其中道路标线里程保守估计超过1000万公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