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远程操控系统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ve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逐步突破和掌握载人飞船、航天员太空出舱、飞行器空间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经进入到了“三步走”战略的空间站阶段。未来,我国将在空间站开展一系列科学实验,其中,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是毋庸置疑的重要研究方向。高温材料实验柜作为空间材料科学的综合实验平台,未来将承担至少数百个样品的科学实验。为保证将来空间科学实验的成功,每一个空间实验都需要反复地进行地基匹配实验。那么,面对如此高频次开展的地基匹配实验,如何提高地基实验系统使用效率,使其得到更加高效的利用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结合上述背景及实际应用情况,本文给出了在空间站高温柜地基实验中远程操控的设计方案。方案基于Web开发,利用B/S架构,采取MVC模型,设计开发远程操控系统。同时,本文阐述了基于上述方案的具体实现。前端基于Vue.js辅以Element-UI实现;服务端基于Spring Boot实现,使用Maven进行项目管理,采用物联网平台作为通信媒介完成数据上传与下发;数据存储引入My SQL关系型数据库以及Redis缓存数据库。本文不仅介绍了功能实现的关键技术,还对系统稳定性、安全性进行了着重考虑。该系统应用于我国空间站高温材料实验柜地基实验过程,可以让分布在全国各地及国外的材料科学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远程查看材料科学匹配实验过程的运行数据并在授权后进行远程操控,有效解决现场技术专家匮乏,数据获取效率低下,实验成本较高等实际问题,在大幅降低实验过程监测成本的同时为智能化、高效化的地基实验提供有效保障。本文还对系统部署后的各项功能进行了逐一测试验证,验证表明,系统实现了各项预定功能。文章最后也给出了后续本课题可以继续改进的方向,为我国未来空间材料科学实验提供更加完善的技术方案。除了应用领域的创新性,在系统的设计开发中,也进行了多项创新性工作,例如:针对上传的每个数据包中参数的数量、种类均不同的情况,处理方式为在Mapper文件中调用一个处理类中的方法,再在该方法中对每个参数进行逐一判断,若存在则进行拼接,实现了“动态SQL”,与传统在Mapper文件中直接拼接SQL语句的方式相比较,更加清晰直观,避免了Mapper文件臃肿的情况;针对运行参数上传量较大、上传频次较高的情况,处理方式为存入基于内存的缓存数据库,再开启多线程去缓存中取出进行解析,与传统的收到数据包后直接进行解析存储的过程相比较,极大地减轻了服务端的压力;系统内服务端与设备端通信引入了Io T平台,与使用传统的TCP或者UDP通信相比较,避免了内网穿透、数据格式转换等繁琐操作;此外,系统还从服务端设置安全组、SQL注入攻击预防、关系型数据库性能提升、缓存数据库击穿、穿透、雪崩的预防、数据持久化等多维度进行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其他文献
中间层顶区域(85100 km)是地球低层大气和高层大气之间动量、热量、大气化学物质交换的重要区域,大气的动力学输送机制例如平流输送、重力波输送、大气潮汐输送、湍流混合输送对地球大气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关系紧密,可见研究中间层顶区域的垂直动力学输送机制对于理解上述过程有很大的意义。相比研究工作开展较多的平流输送和湍流混合输送机制,大气重力波活动产生的垂直输送机制的研究工作开展很少,但它对于大气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的部署和实施正在逐步进行,5G相关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研究人员和广大用户的关注焦点。但是由于5G仿真网络并未实现,目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仍旧以LTE网络的仿真测试为主,针对5G网络进行安全性分析的研究较少。而作为系统安全基础的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其安全性是5G安全的核心问题,并且存在工具可以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本文借助TAMARIN证明程序对EAP-AKA’协议进行建模分
采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方程组(MHD)作为太阳大气动力学过程的控制方程组,定性数值模拟日冕物质抛射(CME)现象。首先,根据不同形式MHD方程组的特点,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数值算法。首次推广了无振荡、无自由参数格式(NND),把它应用于守恒形式的MHD方程组。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为了降低由磁场散度数值上不为零造成的Lorentz力误差,把磁场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势场,不随时间变化,另一部分为非
重力波和臭氧是中高层大气中研究的两大热门课题,本文分别从理论模式和仪器研制两方面对它们进行了研究。在第一部分的工作中,利用全隐欧拉格式和全球热层-电离层-中间层-电动力学环流耦合模式(TIME-GCM),对重力波的非线性传播及其在传播过程中对中高层大气中氧族和氢族成分和与之密切相关的OH气辉辐射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从对流层向上传播的重力波经历了产生、发展、饱和、对流产生直至破碎的非线性
空间天气研究涵盖太阳日冕、行星际、磁层、电离层、中高层大气等物理性质不同的空间区域,空间灾害性事件的日冕-行星际过程是空间天气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基于磁流体力学(MHD)方程组的数值模型是研究该内容的有力工具,可以为近地空间天气变化研究提供科学输入。本文首先发展了日冕-行星际CESE模式(SIP-CESE Model),然后应用该模式模拟研究了1997年5月12日CME事件和1998年11月4-
近年来,卫星通信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宽,通常会根据通信环境或者通信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信号调制样式,同时卫星信号需要远距离传输,传输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信道效应的随机影响,这些都增加了卫星信号调制样式识别的难度。为了能够有效识别卫星信号的调制样式,并且考虑到星载计算机计算能力与存储空间的限制,本文研究了一种可嵌入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卫星信号调制样式识别算法,研究过程如下:(1)本文首先通过资料调研对信号调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应用逐渐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保障无线网络的安全也变得愈发重要。无线网络由于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网络通信容易受到窃听、欺骗等恶意攻击,导致信息的泄露与破坏。传统基于加密协议的身份认证方法无法有效的应对窃听、身份伪造等恶意攻击。并且在结构简单、算力有限的物联网场景中很难采用复杂的算法验证身份。射频指纹因其稳定性与唯一性,可以有效的对设备身份进行识别,在物
借鉴国外的先进模式,吸取其成功经验,我们建立了一个热层大气动力学模式(Thermospheric Dynamic Model,简称TDM模式),研究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对高层大气密度、温度和风场的影响。目前模式能够成功的模拟80-500km高度热层大气对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事件响应的基本特征,得出不同太阳活动和地磁扰动条件下的稳定平衡风场;可计算出指定高度上的密度、温度等值线图和风矢量图、指定经纬度上
太阳质子事件是一种由太阳活动引发的有害空间天气现象,会将大量的高能粒子传播到近地空间,造成航天器故障,并且会对宇航员的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因此,太阳质子事件的短期预报,对于航天活动的灾害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针对未来24小时内太阳质子事件发生情况的预报,提出了大量的方法。这些方法中普遍存在着虚报率较高的问题。本文在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集成学习方法的预报模
本文对太阳风中的慢激波观测、磁云边界层的磁层响应以及磁云边界层中朗缪尔波活动现象三个方面作了初步观测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历史上太阳风中慢激波的观测非常少,利用WIND飞船的高分辨率磁场和粒子观测数据,我们严格证认了一例典型的慢激波事件,该慢激波正好位于某磁云边界层的前边界.该事件也是文献上首次和磁云相关的慢激波事件的报道.在证认慢激波事件过程中,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基于Rankine–Hu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