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冕物质抛射的数值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xiaohong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理想磁流体力学方程组(MHD)作为太阳大气动力学过程的控制方程组,定性数值模拟日冕物质抛射(CME)现象。首先,根据不同形式MHD方程组的特点,发展与之相适应的数值算法。首次推广了无振荡、无自由参数格式(NND),把它应用于守恒形式的MHD方程组。主要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为了降低由磁场散度数值上不为零造成的Lorentz力误差,把磁场分解成两部分,一部分为势场,不随时间变化,另一部分为非势场,随时间变化,得到改进的守恒形式MHD方程组。第二,针对MHD方程组的特点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守恒型MHD方程组的通量分裂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把NND格式有效地应用于MHD方程组。对非守恒形式的MHD方程组,把二阶精度的MacCormackII格式推广应用到三维MHD方程组,首次把无反射投影特征线边界条件应用于三维情况下的内边界,有效地稳定了数值计算。采用这种数值模式进行计算,得到了1998年5月1935卡林顿周稳定和自洽的背景太阳风,这为模拟CME事件打下了基础。其次,为消除一般两维MHD模式在太阳子午面内极区的几何奇异性,引入两维MHD方程组的新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成功地模拟了98年5月2日观测到的子午面内日冕亮度图。最后数值模拟CME在日冕内的传播特征。CME传播所需的背景结构是采用时间松弛方法计算得到的,这保证背景结构是自洽和稳定的。触发CME时采用具有同心圆磁场位形的触发模式,触发的CME事件具有和磁云横截面磁场相似的结构。模拟结果给出在太阳表面不同位置触发CME事件在太阳子午面内的传播特征,数值上验证了CME向电流片的偏转传播效应。在两冕流间CME事件的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偶极子场和六极子场适当迭加得到初始猜解磁场,由猜解磁场和太阳风流动相互作用计算出稳态自洽解,稳态自洽解的背景磁场在太阳南北极符号相反,这符合观测。在两个冕流间采用具有同心圆磁场位形的触发模型触发CME事件,研究CME的日冕传播特征。模<WP=3>拟结果表明,CME被约束在两冕流间传播,CME闭磁场位形和磁云横截面磁场位形相似,可以解释1AU处观测磁云的部分特征;在CME附近,存在压力和Lorentz起主要作用的区域,这可以为分析1AU处CME的观测数据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近年来,基于物理的以强大计算能力为基础的日冕行星际过程三维数值模型已经成为灾害性空间天气预报建模的重要手段,而日冕又是空间天气事件因果链条的关键区域,其中背景太阳风和日冕磁场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关于定态日冕三维数值模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基于六片网格系统和有限体积方法,利用旋转-混合格式建立了新的日冕背景太阳风三维磁流体力学(Magnetohydrodynamics,M
灾害性空间环境事件的发生,可能会威胁到航天器在轨运行安全,影响通讯导航精度,甚至会影响地面电力系统和石油管道。全日面太阳望远镜和日冕仪可以从全局视角监测太阳爆发活动及其传播过程,对空间环境预报和太阳物理研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平场用于描述整个望远镜系统的不均匀性,是科学数据处理的必要步骤,改正效果的好坏决定了后续科学数据的精度,对数据产品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太阳望远镜平场改正方法存在计算量大、算法复杂
日冕物质抛射(CME)是近地空间环境的主要扰动源,研究CME在日球层内的远距离传播演化过程对认识行星际空间天气现象和提高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结合遥感成像和多点太阳风就地观测分析多个快速CME/激波在日地空间和1个天文单位(au)以外行星际空间的运动学特征和相关的地磁效应。首先以2005年5月6日和13日爆发的两个快速CME为例,分别使用渐变圆柱壳(Graduated cylin
电离层真空紫外(10nm-200nm)气辉辐射是中高层大气物理过程的一个重要能量源,主要是由太阳光电离激发以及光电子与高层大气碰撞电离激发过程而产生,对大气真空紫外气辉辐射的测量是地球电离层和热层天基遥感探测的重要手段,从中可以获得电离层F层电子密度剖面、O+离子密度剖面以及电离层氧氮比O/N2等物理参量的空间分布信息。由于低热层中分子粒子的吸收作用,导致光谱波长在200nm以下的气辉瑞利散射无法
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最重要的预言,是当代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领域。空间引力波探测可以摆脱地表震动和引力梯度噪声的影响,以及干涉臂长的限制,探测蕴涵着丰富物理和天文信息的中低频引力波。本文基于“太极”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重点研究了日心编队飞行轨道的优化设计与分析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在编队构型优化方面,空间引力波探测任务动力学模型复杂,任务周期长,导致编队优化效率较低。针对此问题,构造了考虑太阳
日球层电流片是慢太阳风中的重要结构,对于空间天气预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日球层电流片偶尔会引起行星际磁场的极性方向突然发生改变,而行星际磁场极性改变会接连产生一系列的空间天气事件。因此,研究日球层电流片的传播规律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及应用价值。本文利用多个航天器联合观测的方法,结合事例分析,统计研究以及相关模型结果,对慢太阳风中日球层电流片的传播规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1,日球层电流片的传播研究日
在本论文中,我们选择了我国扇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台站,即中纬沿海地区长春站(125.3°E,43.8°N;磁纬33.6°N),几乎处于同一地磁纬度的中纬内陆地区乌鲁木齐站(87.6°E,43.7°N;磁纬33.4°N)以及低纬沿海地区海南站(109.1°E,19.5°N;磁纬9.4°N),通过电离层测高仪探测的三个台站的扩展F(Spread-F)数据,比较研究了太阳活动高、低年以及整个太阳活动周我国
磁层顶既是磁层和太阳风的分界面,同时也控制着太阳风与磁层之间质量、动量和能量的输运,进而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磁层的结构以及其中各种物理现象的发生。磁层中的各种爆发现象会对各种地基、天基系统产生影响甚至造成不可恢复的破坏。对磁层顶的研究有助于提高人们对空间灾害性天气的预警以减少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THEMIS卫星的观测数据对磁层顶的小尺度结构以及磁层顶的运动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总结
中间层顶区域(85100 km)是地球低层大气和高层大气之间动量、热量、大气化学物质交换的重要区域,大气的动力学输送机制例如平流输送、重力波输送、大气潮汐输送、湍流混合输送对地球大气不同圈层之间的耦合过程关系紧密,可见研究中间层顶区域的垂直动力学输送机制对于理解上述过程有很大的意义。相比研究工作开展较多的平流输送和湍流混合输送机制,大气重力波活动产生的垂直输送机制的研究工作开展很少,但它对于大气动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5G的部署和实施正在逐步进行,5G相关的安全性问题成为研究人员和广大用户的关注焦点。但是由于5G仿真网络并未实现,目前通信系统的安全性研究仍旧以LTE网络的仿真测试为主,针对5G网络进行安全性分析的研究较少。而作为系统安全基础的认证和密钥协商协议,其安全性是5G安全的核心问题,并且存在工具可以对其进行安全性分析。本文借助TAMARIN证明程序对EAP-AKA’协议进行建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