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上肢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的检测,初步观察SLSEP与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关系,探讨其对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应用价值,寻找评估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参考指标,为临床诊治提供新思路。 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患者,通过磁共振或CT检查诊断为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且符合入选及排除标准。通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MAD)评分将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其中抑郁组再分为轻中度组和重度抑郁组。在入院14天内分别检测抑郁组与非抑郁组SLSEP的N9、N13、N20的潜伏期,观察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组与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组 SLSEP 的变化及抑郁组抑郁程度不同SLSEP的变化。 结果: 1.本实验共完成40例,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47-79岁,平均年龄(57.67±10.14)岁。 2. 临床观察发现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率为 52.5%,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组监测SLSEP的N9、N13、N20的潜伏期异常率分别为15.7%、15.7%、21%;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组检测 SLSEP 的 N9、N13、N20的潜伏期异常率分别为14.2%、9.5%、71.4%。 3. 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分别检测SLSEP的N9的潜伏期的异常率,并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分别检测SLSEP的N13潜伏期的异常率,并进行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分别检测SLSEP的N20的潜伏期的异常率,并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重度抑郁组N20潜伏期与轻中度抑郁组N20潜伏期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临床观察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与相关资料报道的发病率在45%左右相符。 2.SLSEP 的 N20 潜伏期的值可作为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参考指标,从而早期干预、早期预防其的发生及发展,总体提高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生存质量,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临床辅助诊断信息。 3.急性额颞叶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的抑郁程度与N20潜伏期无明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