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是当下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新生代流动人口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他们在城市的生存现状与收入水平,更应该要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大部分的人还是来自农村,虽然受教育程度较父辈有明显提高,但就业的弱势地位并未彻底改变。随着住房价格和住房租金的不断上涨,新生代流动人口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总体数据表明:2016年4月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月收入均值约为4173元,有68%的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低于平均水平。换言之,新生代流动人口在城市就业获得的收入,并不能完全支付其在城市生活所需的成本。尽管如此,新生代流动人口依然对城市充满热情,渴望在城市定居。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水平直接反映了其生活质量的好坏,还可以说明其在城市的就业情况。因此,全面认识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问题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2016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首先归纳新生代流动人口的相关特征;然后确定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决定方程,并结合回归结果,分析影响新生代流动人口收入的主要因素;最后对新生代流动人口内部的收入差距展开分解,总结性别、户籍、流入地区等方面出现收入差距的内在原因,对提高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缩小收入差距提出有效建议。本文的重点是,通过分解新生代流动人口在性别、户籍、流入地区等方面存在的收入差距,剖析收入差距的构成以及影响因素,研究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分配问题。如果新生代流动人口中存在不合理的收入差距,不仅会影响其就业积极性,还会影响社会公平和稳定。相反,消除不合理的收入差距,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有利于增加新生代流动人口的收入,有利于提高其对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有利于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和集聚力。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第一,性别收入差距中性别歧视的贡献度在78.51%-89.53%之间,远远大于特征差异对收入差距的影响。而且受教育程度对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呈现显著的负向效应。提高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受教育程度,不仅能够缩小收入差距,还能弱化性别歧视的影响。第二,户籍收入差距主要是由不同户口群体的特征差异造成的。但在高收入水平上,新生代农业籍流动人口受到的户籍歧视比较严重。而受教育程度对户籍收入差距的影响始终为显著的正向效应,会扩大收入差距。因此,提高农业籍新生代流动人口的就业竞争力是缩小户籍收入差距的必要手段。第三,地区收入差距显著存在,主要是因为东、西部地区发展不均衡。地区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劳动力市场的要素价格也存在较大差距。同时,流入东、西部地区的新生代流动人口在特征上也有明显不同,流入东部地区的新生代人口竞争力更强。综上所述,新生代流动人口内部确实存在显著的性别、户籍和地区收入差距。由于新生代流动人口自身的特征差异,以及性别歧视、户籍歧视和地区发展不均衡等综合因素,新生代流动人口中男性收入普遍高于女性,非农业籍流动人口的收入普遍高于农业籍流动人口,流入东部地区的新生代人口收入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且,对于新生代流动人口中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需要政府、社会以及新生代流动人口共同努力,多管齐下,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