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严重FC的临床疗效,并且通过实验研究探讨电针治疗严重FC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为临床严重FC的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1.临床观察:对40例严重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电针治疗,取穴双侧天枢、腹结、上巨虚,连续电针治疗8周,总治疗28次。记录患者每日排便日记卡,对治疗前后患者CSBM、SBM、BRISTOL粪便性状评分、排便困难程度及PAC-QOL量表进行疗效评价,对血清VIP和SP的含量变化进行测定。2.实验研究:选用SPF级大鼠并建立FC模型,进行随机分组,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改变,检测大鼠首粒黑便时间以及肠道墨汁推进度,并检测大鼠血清VIP含量及结肠VIP表达。结果:临床观察结果1.临床疗效评价:电针治疗严重FC病例40例,痊愈患者35例占87.5%,好转3例占7.5%,无效2例占5.0%,总有效率为95.0%。2.观察指标:各个观察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电针治疗后,患者的便秘的相关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电针治疗严重FC效果显著。3.患者PAC-QOL量表评价:访视2患者PAC-QOL评分明显较访视1期显著降低(P<0.05);且访视3患者PAC-QOL量表评分与访视1相比较,在访视2的基础上又有明显降低(P<0.05)。在治疗结束后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4.血清VIP和SP的含量:接受治疗后患者血清VIP含量与治疗前相比较显著降低(P<0.05);P物质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5.安全性指标评价:患者在接受电针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事件,无病例出现严重不良事件而中止试验。实验研究结果1.肠道传输动力: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假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肠道墨汁推进度显著增加(P<0.05);与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首粒黑便时间显著缩短(P<0.05),肠道墨汁推进度显著增加(P<0.05)。2.血清VIP含量与结肠VIP表达: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假电针组大鼠血清VIP含量显著下降(P<0.05),VIP表达光密度值显著降低(P<0.05);与假电针组比较,电针组大鼠血清VIP含量显著降低(P<0.05),VIP光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结论1.电针治疗严重FC的疗效肯定,且电针治疗严重FC的效果优于假电针的治疗,电针治疗可以改善FC临床症状并提高其生活质量。2.经治疗后,患者血清VIP含量下降,SP含量升高;大鼠血清VIP含量下降,结肠组织VIP光密度值下降。表明电针可以通过调节机体VIP、SP的含量从而治疗FC。提示在临床诊治FC的过程中,患者血清VIP、SP含量检测可以作为疗效评价的参考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