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过去几十年内,中国城市建设取得瞩目成就的同时,也牺牲了城市的地方特色和环境质量。随着中国城镇化进入到由“增量”发展转向追求质量、调整提升的“存量”优化阶段,今后的城市建设也将逐步倾向于以城市原有资源再利用为前提的城市保护、城市更新等,指向了全新的发展目标。城市形态学是上世纪中期兴盛于欧洲的重要城市理论,凝聚了当时西方在城市扩张、城市重建、城市复兴和保护等方面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成果,不仅可以帮助反思以往中国城市发展的诸多问题和不足,更可以对未来的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性的指导。
另一方面,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用于城市实践的工具已无法适应未来精细化的城市建设需求,以分析研究既存环境为前提的城市设计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细致、全面的作用,而这需要以新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其针对既存环境复杂问题、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城市形态学理论正是深入剖析了城市形态演变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于中国未来的城市设计实践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
因此,本文在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实践需求的语境下,重新审视了其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全文共计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框架,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为“西方城市形态学理论的发展”,简要回溯了城市形态学的理论起源和发展,并归纳分析了当前国际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第三章为“西方城市实践中的城市形态学”,通过展示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在西方城市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其在识别城市具体特征、控制城市形态发展、引导城市环境建设等问题上的实践应用。
第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为“城市形态学理论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价值”,该部分从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和问题入手,立足于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价值,讨论了其对未来中国在“重拾城市身份,维护城市遗产和历史文脉”、“指导城市发展,提供形态学视角和经验”、“引导在地创作,促进多方行为主体的交流”等三方面的价值,以及在中国语境下可能的理论延伸。第五章为“城市形态学理论对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价值”。该部分聚焦于城市设计实践,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和需求,从现实、逻辑和价值层面辨析了城市形态学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然后指出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形态分析的理论支撑、量化分析的工具基础和融入管理的思路启发。最后就城市的前期研究和后期设计,讨论了英国学派和意大利学派理论方法的应用启示。
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核心结论与重要观点。
另一方面,原有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应用于城市实践的工具已无法适应未来精细化的城市建设需求,以分析研究既存环境为前提的城市设计将在城市建设中发挥更加细致、全面的作用,而这需要以新的理论研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其针对既存环境复杂问题、历史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分析、设计方法。城市形态学理论正是深入剖析了城市形态演变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的作用和影响,于中国未来的城市设计实践还有许多未被发掘的积极意义和应用价值。
因此,本文在中国当代城市发展和城市设计实践需求的语境下,重新审视了其理论内涵和应用价值。
全文共计六章:
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次研究的背景、目的、方法和框架,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第二章为“西方城市形态学理论的发展”,简要回溯了城市形态学的理论起源和发展,并归纳分析了当前国际城市形态学的研究方向和热点。
第三章为“西方城市实践中的城市形态学”,通过展示城市形态学理论方法在西方城市实践中的运用,探讨了其在识别城市具体特征、控制城市形态发展、引导城市环境建设等问题上的实践应用。
第四、五章为本文的核心部分。第四章为“城市形态学理论于当代中国城市发展的价值”,该部分从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的背景和问题入手,立足于城市形态学的基本理论价值,讨论了其对未来中国在“重拾城市身份,维护城市遗产和历史文脉”、“指导城市发展,提供形态学视角和经验”、“引导在地创作,促进多方行为主体的交流”等三方面的价值,以及在中国语境下可能的理论延伸。第五章为“城市形态学理论对中国当代城市设计的价值”。该部分聚焦于城市设计实践,首先归纳了中国当代城市设计发展的阶段性问题和需求,从现实、逻辑和价值层面辨析了城市形态学与城市设计的关系,然后指出了城市形态学的应用可以为城市设计提供形态分析的理论支撑、量化分析的工具基础和融入管理的思路启发。最后就城市的前期研究和后期设计,讨论了英国学派和意大利学派理论方法的应用启示。
第六章为“结语”,总结归纳了本研究的核心结论与重要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