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知识产权与金融领域业务相结合的筹集资金方式,现在已经成为科技型企业将知识产权转化为生产力的新兴途径。实践当中,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业务仍然存在诸多法律问题,例如立法价值不明,对于实践的操作缺乏法律依据;法律法规具体规定不明,导致出现权属风险、登记风险;知识产权的价值评估体系不健全;知识产权在交易市场中面临变现难等。本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概括出知识产权质押的相关概念、质押标的的特点与其他质权的区别。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将质押融资的历史演变、标的特点、与其他质权的区别等作为文章切入点。在重点问题分析部分,主要围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存在的理论及现实运用中的法律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从制度层面而言,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体系,存在立法价值不明、法律法规操作性弱、不同层级间具体制度不统一等问题。其次,从我国质押融资发展趋势看,质押融资标的物的范围随着新出现的知识产权类型不断扩张,这对修订标的物范围的相关法条提出了新要求。再次,理论与实践的问题都深入到了质押融资的具体制度以及相应配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问题当中,本文侧重从登记制度、价值评估体系、变现交易等几个维度分析问题。发达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制度相对成熟,本文分析了美国、日本的知识产权质押相关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质押制度具有一定参考价值。最后,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众多法律问题,本文试图对立法体系进行科学规划,并建议联合多部门建立知识产权信息共享平台;完善知识产权标的物的法定范围;将现有登记制度的登记生效主义转变为效率更高的登记对抗主义;为增强价值评估的有效性拟通过法律规范评估标准,完善知识产权的查核程序;引入多方主体参与质押过程,构建成熟的交易市场创造良好的流转环境,以求通过多方因素的影响确保知识产权质押合法性、合理性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