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将城市看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它依靠永不停息的新陈代谢而推进其发展演变,伴随城市发展演化的还有大众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人们逐渐开始追求物质之外的精神文化享受,并开始关注城市的历史文化价值,随之大遗址也从过去落后破旧的代名词变身为一座城市的特色资源与文化符号。但是,长期以来,城市建设与遗址保护一直处于一种“攻”与“守”的对峙姿态,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使原有的历史规则与文化环境逐渐丧失,也让这些在特有历史规则下形成的大遗址失去了原有的保护屏障,而在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滋生混杂无序的开发建设行为。大遗址周边区域的开发建设牵涉诸多的利益方,遗址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之间的矛盾横生,导致各种无序建设的盲目开展,使这一区域的开发建设在备受关注的同时又饱受争议,迫切需要一种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兼具的开发强度控制方法。因此,为了有效控制大遗址周边区域的各项开发建设活动,缓解社会矛盾,确保历史空间与现代空间的和谐过渡,以便于文物保护部门和城市管理各部门更好的保护与管理大遗址,本文提出了关于大遗址周边区域开发强度控制的研究命题。本研究立足于当今的社会、经济、文化与城市发展背景,以城市规划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为依据,首先对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系统性阐述,依据建设控制地带与环境协调区来划定大遗址周边区域的范围,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研究层面下初探文物保护规划、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结合;然后运用城市密度分区法、特尔斐法、层次分析法及Arc GIS软件等多知识体系整合出适用于大遗址周边区域的开发强度分区模型;继而通过开发强度预测、控制单元划分、影响因子选取与权重确定、单因子评价与多因子叠合处理、开发强度分区与基准模型修正等一步步地完成了分区模型的构建;最后,以阿房宫遗址为例,构建了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的开发强度分区模型用以指导阿房宫遗址周边区域的开发强度控制。本研究不仅是为大遗址周边区域的开发强度控制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从一定程度上丰富与完善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文物保护规划、城市设计乃至整个城市规划体系对大遗址区域的相关规划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