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AI芯片高级语言的自动测试框架技术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nnyhon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个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如果某一款产品想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就必须在开发过程中具有快速的高质量的交付能力,因此,开发过程中的自动化测试就显得举足轻重了,如果在开发过程中,采用大量的手动测试,可能会导致测试任务不能及时完成,增加项目不能按时交付的风险,所以要采用自动测试框架技术,它是手动测试的延续,可以减少手动测试中的重复性工作,大大提高测试效率。本课题中的自动测试框架一共分为两部分,一个是面向Bangc的内置函数的测试集的自动测试框架,另一个是面向深度学习算子的自动测试框架,是针对某公司平台芯片MLU(Machine Learning Unit)编译器设计的,MLU是面向深度学习的的AI芯片。论文主要工作包括:(1)手动构建面向BangC的内置函数的测试集,确保内置函数的实现的正确性,构建测试集的描述文件,文件中的每一行包含内置函数名称以及内置函数所需的参数和参数大小。之后使用python语言设计自动化脚本实现测试集用例的函数调用形式,最后使用python语言和shell脚本语言实现测试集的自动测试框架,完成框架的测试与验证。(2)提取几个常用的深度学习算子,完成MLU端算子的基础实现,根据BangC的内置函数对算子进行向量化,设计算子的描述文件,实现面向算子的自动测试框架,完成框架的测试与验证。本文基于AI芯片的BangC语言设计了自动测试框架,对内置函数测试集以及算子测试集全部实现自动化测试,减少了手工的重复性工作,并且可以快速检查某一条或多条内置函数的正确性,以及算子的结果对比,这样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设计测试用例,优化算子以及完善框架的功能。
其他文献
智慧校园是教育信息化的高级形态,是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高校向教育现代化迈进的重要建设阶段,集中展现了现代信息技术对学校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方面产生的重要影响。在高校不断践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以师生为中心来提供优质的服务等诸多方面提供了优质、便捷、高效的保障。独立学院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对新技术的应用有着迫切的需求,对通过建设高水平智慧校园来提高学校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众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表现出多样化、多层级的特点,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我国在深化落实政府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类社会组织的政策,文化类社会组织迎来了发展机遇期。当前,我国文化类社会组织数量迅速增长,但与人们对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相
由于我国经济与文化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了解红酒文化,因红酒具有延缓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病、美容养颜、天然滋补、抑制脂肪吸收等积极的作用而日益受到国人的喜爱。饮用红酒已成为中国酒水消费市场的重要趋势,并逐渐形成一种新型的红酒文化。我国进口红酒在市场总消费呈现出逐年上升的态势,海外各国红酒关税越来越低,进口红酒价格持续走低,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吸引众多国外红酒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得原本国内酒水
目前,太赫兹科学与技术因其广泛的应用前景而成为研究热点。超短激光脉冲的发展和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的出现,使得太赫兹辐射源以及太赫兹探测技术从理论研究走向实际应用。然
随着信息技术以及汽车工业水平的不断进步,汽车信息化和智能化对汽车安全性能的提升越来越得到行业的重视。轮胎作为唯一与路面接触的汽车部件,传递着车辆加速、减速、转向等
当今社会环境污染日益严峻,能源危机迫在眉睫,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成为全人类的关注热点。而太阳能因其分布广、可再生、清洁等特点,成为新能源中的研究重点。在太阳能的开发
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与共。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
石墨相氮化碳(CN)作为一种廉价、易于合成的非金属聚合物半导体材料,由于其热稳定性高、合适的能带结构以及可调控的分子结构等诸多优良性质已经成为转化太阳能的重要催化介质,
自从超快光纤激光器出现以来,就因为其可实现短脉冲、宽光谱、高峰值功率而备受科研人员们的关注。同时,它还具有光纤激光器所特有的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转换效
《波莱罗舞曲》是法国杰出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的经典管弦乐作品。本文以《波莱罗舞曲》这部作品为研究对象,共分为三大部分,对其作曲技法进行多方位分析与研究。第一部分是对拉威尔生平及《波莱罗舞曲》的简介。第二部分是重点分析研究这部作品的曲式结构、主题旋律、节奏、调性布局、和声等作曲技法。第三部分重点围绕该作品的“配器手法”展开一系列分析研究。希望通过对于这部作品作曲技法多方位的论述研究,能够从中学习获取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