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近年来国内外早期预警评分工具(Early Warning Scoring Tool, EWS)的研究和应用报告,选择和修订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工具(Standardized Early Warning Scoring Tool, SEWS),评价其在外科高依赖病房(High Dependency Unit,HDU)使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评分工具的适用性,为住院患者病情评估提供一个标准化的测量工具;在外科HDU即外科监护病房应用SEWS评分,分析SEWS评分在病房的最佳预警触发值,探讨该评分工具在合理分配与利用病房监护资源方面的价值,为临床护理人员针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通过预评估确定SEWS评分量表,采取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2年12月~2013年2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HDU60例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内部一致性、评定者间信度作为其信度测量指标,以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进行效度评价。2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入住该院外科HDU183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计算SEWS评分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分析SEWS评分与患者病情变化和预后的关系,确定SEWS评分提示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警触发值,比较SEWS和SIRS评分对患者转入ICU及预后的鉴别能力,应用软件SPSS17.0进行t检验、χ2检验、秩和检验、ROC曲线等统计学分析。结果1SEWS评分内部一致性较高,校正Cronbach’s Alpha为0.840,具有良好的评定者间信度,其组内相关系数ICC=0.994(95%CI为0.990,0.997); SEWS评分含6个条目,因子分析产生2个公因子,能解释总变量的62.853%,且各条目在其相应维度上均有较高的因子负荷;评分的平均内容效度比为0.917,各条目得分与量表总分呈中度相关。2SEWS评分分值段越高,患者转入ICU、死亡和再次入院比例明显增加,与低分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1.429,P<0.001);4分以上患者转入ICU治疗和死亡构成比明显增加(x2=36.378,P<0.001);4分以上患者住院天数长于3分以下患者2倍以上(两者平均秩次分别为65.50和152.50,x2=146.554,P<0.001);就患者是否应收住ICU治疗的预测和评估的鉴别能力而言,SEWS和SIRS评分两者相当,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9和0.767,均对患者病情变化具有中等范围分辨力,且两曲线下面积比较显示SEWS评分与SIRS评分比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Z=3.07,P<0.05),此时SEWS评分最佳截断值为4分,Youden指数最大(0.619),敏感度为91.3%,特异度为70.6%;两评分针对患者死亡危险性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8和0.784,均对患者预后具有中等范围分辨力,但两者曲线下面积比较无显著差异,此时SEWS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8分,Youden指数最大(0.691),敏感度为71.4%,特异度为97.7%。结论SEWS评分信度和效度较好,在外科HDU适用,是评价外科HDU患者病情风险的有效工具;随着分值的增加,患者病情越重,转入ICU及死亡构成比随之升高,住院时间和监护室停留天数皆可能延长;以4分为预警触发值,患者可能需要提高监护级别,或需考虑收住ICU治疗,8分以上患者死亡危险性增加;护士可以根据SEWS评分评估住院患者病情,作为提高监护级别的依据从而保证患者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