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采用核医学三相骨显像检查方法研究股骨颈骨折后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骨代谢的变化情况,并验证骨折移位程度与患侧股骨头放射性同位素摄取程度是否一致。通过分析为临床医师选择恰当的手术方式提供依据及预测骨折的预后发展情况。方法:釆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诊断为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规定标准,确定此研究所需要的研究对象共30例,其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60.1岁。按骨折分类采用Garden分期系统,目测评价股骨头放射性同位素摄取情况。Garden I型9例,Garden II型3例,Garden III型8例,Garden IV型10例。对这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于骨折后1周、骨折治疗后4周、骨折治疗后12周分别使用相同造影方式及相同的检查设备行三相骨显像造影检查,分别测量股骨颈骨折后两侧股骨头的血流相、血池相及延迟相显相。用一定面积分别制作患侧健侧股骨头区域的“感兴趣区”(ROI),然后对放射性强度进行采集并经过后期的计算机处理,形成患侧健侧股骨头区域的时间-放射性强度曲线。同时对延迟相的双侧股骨头在单位时间内的“感兴趣区”(ROI)的放射性计数进行测定。通过骨折后1周对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行骨三相检查来观察是否对临床骨科医师的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对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做统计学处理,通过于术前1周内核医学骨三相检查来验证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侧股骨头的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强度与骨折分型是否相一致;通过检查后在血流像、血池像上选择特定的“感兴趣区”(ROI),并制定骨折患者双侧股骨头的时间—放射性强度曲线(T-A曲线),评价股骨颈骨折患者不同时期血流灌注情况,通过延迟像计算不同时期患侧健侧股骨头放射性计数比值(头/头比值)来估计患侧股骨头的骨盐代谢水平。结果:在30例骨折患者病例中,无1例在骨三相显像检查结果后改变了手术方案,术前核医学三相骨显像似乎在指导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面似乎没有重要作用。在骨盆骨骼放射性分布图中,股骨颈骨折后早期骨折侧股骨头的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强度一般与骨折移位程度(Garden分期)相对应。在血流相和血池相中,股骨颈骨折早期股骨头血流一般无明显改变,骨折后4周股骨头血流减少,后期股骨头血流逐渐恢复。分别对股骨颈骨折后不同Garden分期的患者在性别、年龄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骨折后1周内股骨头的放射性同位素摄取量基本与骨折移位程度及Garden分期相对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后1周内、骨折治疗后4周、骨折治疗后12周血流像、血池像患侧股骨头血流灌注情况为低血流灌注、高血流灌注、血流无明显改变,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迟像患侧健侧头/头比值在3个时期分别为1.02±0.34、2.02±0.64、1.05±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治疗中,术前核医学三相骨显像似乎在指导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方面没有重要作用。一般来说,股骨颈骨折后骨折侧股骨头的放射性同位素摄取强度一般与骨折移位程度(Garden分期)相对应。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至中期因供应股骨头的血管损伤、股骨头血供受阻、血流减少、骨盐代谢水平降低,从而导致股骨头在摄取放射性同位素能力降低。而在后期,随着股骨头血供的逐渐恢复、骨质代谢水平逐渐增强,股骨头放射性强度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