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大幅度推动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协同增长。因此目前国内外较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均高度重视采用产融结合的手段来增强自身的资本运营效益,进而辅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开展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将会为企业自身的运营发展带来较为突出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这就意味着大型企业集团在进行产融结合时,应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能够有效的降低自身的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并大幅度推动企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质量的协同增长。因此目前国内外较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均高度重视采用产融结合的手段来增强自身的资本运营效益,进而辅助企业实现价值增值。但需要明确的是,大型企业集团在开展产融结合的过程中,将会为企业自身的运营发展带来较为突出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这就意味着大型企业集团在进行产融结合时,应该充分的发挥产融结合正效应的正向作用力,并规避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随着我国逐步放松对于金融行业的管制,金融资产快速扩张为我国大型投资集团开展产融结合工作提供了便利的内外部条件。但目前我国国内关于大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与产融结合实践彼此之间存在相脱节的问题。所以,探讨大型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模式以及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对于增强大型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以复星集团为研究对象,重点针对复星集团开展产融结合的实践以及复星集团产融结合对于企业绩效的差异化影响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第一,重点针对复星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并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科学的梳理复星集团产融结合的实践举措,从正效应和负效应两个方面科学的分析产融结合背景下复星集团的绩效表现;第二,利用科学的平衡计分卡方法建立符合复星集团产融结合特点的评估指标体系,有效评价复星集团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在构建复星集团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平衡计分卡构建复星集团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复星集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产融结合数据来实证研究复星集团产融结合对企业绩效的差异化作用程度;第三,结合本文前述研究所得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依据复星集团产融结合的实际情况,重点围绕复星集团产融结合的理念、产融结合的内容和产融结合的方法等维度,来提出可有效增强我国大型投资集团产融结合效益以及企业绩效实际表现的实践策略。本文的相关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指导我国同类型企业循序渐进地开展产融结合工作,并充分发挥产融结合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促进作用,而且也有助于理论界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资产组合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与协同效应理论在大型投资集团产融结合中的应用深度与应用广度。
其他文献
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完成第一次修订,我国正式明确了省级地方政府公开发行地方债券的权力,同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引入了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翻开了我国地方债券管理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速度和规模均有极大提升,直至2020年,专项债券发行额达到41404亿元,相较于2015年已实现了超出三倍的增长。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展如此迅速的背景下,随之而来的也是
盈余预测与推荐评级作为证券分析师研究报告的两大关键产出,对投资者的决策具有重要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分析师出具的研究报告普遍存在乐观倾向;但部分学者研究发现,分析师的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并非都具有乐观性,我国的资本市场中存在分析师发布的投资评级乐观但盈利预测不乐观的现象。那么这种分析师的乐观评级与盈利预测不一致现象是源于分析师的利益压力还是信息优势,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本文以2003-2020年A股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审计署发布2015年至2019年发布的24篇《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建立滞后一期的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模型,实证考察了我国30个省(市)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揭示强度和整改力度对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和不断完善,新兴融资方式股权质押发展迅速,股权质押行为发生的频率和比例愈来愈高,甚至出现了很多控股股东为了获得流动资金,高比例质押其所持有的股权的情况。股东倾向于选择股权质押的方式融得资金是因为股权质押自身的优点,即其手续简洁且能迅速获得大量资金,只要出质人能够按时赎回质押的股份,那么股东不会有控制权转移的风险。然而,近年来资本市场中涌现出了很多控股股东极端高比例股权质押的个
在宏观经济增长的逐渐减缓背景下,长期以来存在的融资难与融资贵的现象愈发严重,对各种融资手段的监管愈发严格,企业进行融资愈发困难。特别是资本市场中规模相对较小的企业,其信用水平也相对较差,并且缺乏高价值的抵押物,导致其融资更加困难。而股权质押这种融资方式具有手续简便、成本低且不影响公司控制权的优势,资本市场中的中小企业便只能通过不断质押股权进行融资,充分利用股权解除质押后可立即进入下一轮质押这一优势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并购浪潮中,并购数量和规模增长迅速,并购模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上市公司+PE”并购基金就是近些年出现的新型并购模式,2011年我国刚刚设立第一支产业并购基金,该模式在我国的运用仍处于初级阶段,成功完成产业并购基金“募投管退”全过程的公司更少。因此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再对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的方式,对该模式的运行机制和运行效果进行研究,仍具有重大意义。博雅生物共设立了三支并购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加强国内外企业在创新方面的开放合作,构建开放新格局;而民营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力军,是否能够借力外资,在“引进来”的同时更好地走向国际市场呢?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本文选取2007-2019年沪深A股17,914例民营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探讨引入外资股东会对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外资发挥作用的内在机制以及引进
伴随着新兴技术的进步以及互联网的深度运用,数字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越来越多的受到各类金融行业的关注,金融业也逐步从传统金融过渡至互联网金融。自进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以来,以互联网金融企业为代表的资本形式在中国蓬勃发展,涌现了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一大批体量巨大的具有垄断性质的互联网公司。随着时代的变迁与社会变革,互联网企业不再仅局限于社交、商贸、科技等领域,其涵盖的范围也扩大到了教育、医
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发生之后,各国也仍在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全国甚至全球经济发展的负面经济事件。由于国内外多次经济大变动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发展中也变得愈发地不稳定,政府不得不制定若干应对措施和相关政策来缓解国内经济形势的压力。但并不是出台了对应政策就可以直接解决我国经济受到的负面影响,因为刺激性的政策作用较为猛烈,很有可能转化为通货膨胀等国内的宏观经济问题,由此政府就会面临选择改善内忧还是解决
伴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重,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维持良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各国在探索大气环境保护与治理的过程中,碳减排机制的有效性日益显现。1997年,在日本京都签订的《京都协议书》首次规定发达国家需要承担减少碳排放量的义务,并明确履约国家可以通过国际碳交易市场以买卖碳排放权的方式完成各国减排义务。自此,各国开始将碳交易作为推动控排企业减少碳排放量的主要政策性手段,并逐渐衍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