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培训对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及提升教育质量具有重要价值。在教师培训实践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景象的同时,教师培训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开始逐渐暴露和显现出来。诸如培训活动形式单一、培训内容过分统一以及培训管理缺乏协调性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当前教师培训活动专业化程度不高的现象密切相关。要想提升教师培训活动的专业性就必须打造一支具备良好专业素养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因此,探究教师培训者到底应该具备何种专业素养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促进其专业素养的提升,遂成为学理上、政策上和实践上都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尤其面对广大的中小学教师群体,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素养水平更是直接关乎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专业性,直接决定着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实效性与获得感。因此,明晰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的理想模型与现实样态既有丰富的实践价值又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研究首先梳理了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问题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脉络,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问题的提出源于对教师专业素养问题的拓展与深化。20世纪60年代,教师专业化运动登上了历史舞台。在教师专业化运动中,教师的专业地位不断得到强调,教师的专业身份不断得到彰显,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不断得到重视。当下,教学作为一项专业工作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共同认识。基于教学是专业,教师是专业人员的认识,从逻辑上进行推导,教师培训自然也是一门专业工作。因此,作为实施中小学教师培训专业活动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也应该具备胜任专业岗位相应的专业素养。基于对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概念内涵与价值的深度把握,本研究尝试性地构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的理论模型,以期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的提升与专业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通过对文献资料中相关要素结构与关键指标的提取,本研究从理论层面对模型予以了初步建构。并通过德尔菲法征询了具备丰富一线中小学教师培训经验的专家组成员意见,进一步从实践层面对其予以修正完善,最终构建了包括四项要素结构与十八项关键指标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理论模型。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理论模型的建构既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水平的提升提供可靠依据,也能够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标准的制定奠定坚实基础,更能够成为指导中小学教师培训者选拔、任用和管理的重要依据。其对于提升中小学教师培训活动的专业化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培训者队伍的专业性程度乃至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的专业化建设都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在充分明晰中小学教师培训者所应具备的“应然”专业素养后,本研究还通过问卷的形式来充分了解培训对象对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群体专业素养现状的认识,并结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的访谈来公正客观地呈现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群体专业素养的“实然”样态。本研究以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知识素养、专业能力素养、专业品格素养与专业发展素养为一级指标,以通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培训对象知识,教学基础能力、培训专业能力、专家咨询能力、专家规划能力,教育情怀、道德修养、人格品质、专业信念、仪表姿态、情绪健康,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获取专业发展的路径、坚持教师专业发展的信念为二级指标编制了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现状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从培训对象的角度明晰了当前中小学教师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的重要性程度与水平现状的认知。结合问卷与访谈调查的结果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水平呈现出中等偏上的态势,但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专业品格素养水平高于专业发展素养水平高于专业知识素养高于专业能力素养。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整体水平上得分良好,但在部分专业素养上存在明显短板,呈现出培训者主导的发展逻辑。与此同时,中小学教师培训者在专业素养整体结构上较为均衡,但在部分专业素养上内部差距较大,存在理论与实践相分离的倾向。面向未来,需要继续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水平持续提升。为实现推动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素养水平持续提升的目标,既需要从宏观层面构建起中小学教师培训者专业支持体系,从政策引领与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的专业发展予以全方位、立体式的保障与支撑。又可以从微观层面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提供具有针对性的专业素养提升策略,为中小学教师培训者的专业素养提升提供具有实践价值的路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