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研究国人股前外侧皮瓣穿支动脉体表分布规律,探讨基于西方人群研究提出的ABC定位法是否完全适用于中国人群,从而总结出更适合于当代中国人的体表定位方法,为我国股前外侧皮瓣术前皮瓣设计改进提供参考。
方法:参考ABC法对50例(100侧)健康成年志愿者双侧股前外侧区标记A、B、C点,并进行多普勒体表探测,标记探及的所有体表声波点,以髂-髌线为y轴,其中点为坐标原点,记录各声波点坐标值,运用统计学及数学方法分别分析声波点在股前外侧区总体、A、B、C各区域内的分布规律,并分析身体质量指数(BMI)与穿支分布规律之间的相关性。将总结的规律运用于5例临床接受ALT皮瓣手术的患者,证实该规律的临床价值,同时了解多普勒探测的准确性。
结果:所有穿支点的总体分布接近于y轴(即髂-髌线)附近,以外侧1cm范围内分布最多,平均横坐标为0.48cm,即髂-髌线外侧约0.5cm处,而穿支B与穿支A、C之间的垂直距离平均在4cm左右(4.2cm);在髂-髌线中点水平至中点下方约5.6cm水平范围内穿支分布最为密集。临床病例探测准确率40%(6/15),错误率20%(3/15),平均探测误差距离为1.34cm,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穿支B与穿支A、C之间的垂直距离接近上述多普勒探测研究结果,而各穿支距髂-髌线距离较多普勒探测结果更偏外侧;本组患者BMI与穿支体表分布规律及探测误差之间的相关性均较差。
结论:髂-髌线仍是定位ALT穿支动脉体表分布的重要参考;ABC法用于我国人群时应修改为:以髂-髌线中点外侧0.5cm处为B点,B点近端、远端4cm处分别为A点和C点;在设计皮瓣时,无论多普勒探测结果如何,都应保证B点周围3cm范围及B点至其下方4cm之间区域被包括在皮瓣切取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