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与技术溢出:对中国的实证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国对研发的投资将影响一个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而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型技术进步理论又强调了这一关系,并定义了一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受其贸易伙伴国研发投资影响的若干渠道.该文以开放经济下的内生型技术进步理论为基础,对国际贸易和中国研发投资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国外技术研发投资通过国际贸易溢出到中国,对中国1982-2002年的技术进步总体影响是显著的.80年代中国的技术进步基本可以完全用国外技术溢出来解释,而到了90年代,国外研发投资通过贸易溢出和中国的研发投资在中国范围内的溢出,对中国的技术进步的贡献都是显著的.国外技术溢出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是通过与工业制成品进口,以及中国人力资本投资的相互作用间接实现的.其中人力资本的大小是影响一国对国外技术溢出的吸收能力的主要因素.我们的结论是国外技术研发投资越多,中国对工业制成品的进口越开放,对人力资本的投资越多,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就越高.90年代之后,中国的研发投资越多,全要素生产率也会随之提高.从国外技术研发对中国的溢出弹性来看,以美国对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最大,日本次之.由于中国的总体技术水平目前还比较落后,学习和吸收发达国家的技术溢出来实现技术进步仍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明智选择.由于国际技术溢出联系的多向性,要促进技术进步不仅要靠市场推动,也需要一定的政策扶持.而日本和韩国等东亚国家在技术引进和贸易政策方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技术追赶陷阱"的教训,因此,在借鉴日韩两国的经验基础上,该文最后对中国未来的普通商品贸易政策、技术贸易和教育科技等政策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在普通商品贸易方面,鼓励开放的贸易环境,鼓励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进口;在技术贸易方面,尽快建立全国统一的技术引进组织机构,引进技术要在中国吸收能力之内,注重引进技术的吸收消化,和技术向经济部门的转移;在教育科技政策方面,要加强人力资本投资,并鼓励中国在一定部门内进行自主研发,以减少对发达国家的技术依赖.
其他文献
该文通过对晚清时期、民国时期以及建国后各个历史时期的民间资本在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发展状况的考察,认为在晚清和民国时期比较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民间资本在当时的金融体系
本文以上海汽车工业为分析研究对象,着力分析了上海汽车工业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吸收和技术积累,如何实现国际技术扩散的过程。本文的目的是强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适应
中国加入WTO后,人民币汇率问题日益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近年来国内外舆论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的拉美和亚洲的金融危机揭示出不适当的汇率制度是危机爆发的一
该文围绕"B股发展"这一主题,从B股市场现状及其成因、金融创新、市场监管等多个角度予以论证,在论证的基础上,对B股市场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和设想,并对B股的未来抉择进行了尝试
当前,短期行为普遍而严重地存在于我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之中,由此而诱发出种种问题,特别是它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企业不能长期发展,企业很难真正成为优秀的、始终立于不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