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聚苯胺—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及表征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无机盐SnCl4为原料,氨水为沉淀剂,制备了纳米SnO2微粒。XRD、FT-IR结果表明,产物为四方晶系金红石结构,晶形完整;TEM显示纳米微粒基本呈球形,粒径约为15~30nm,局部存在团聚,团聚颗粒由2~3个纳米晶组成。利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六方晶相纳米ZnO微粒,产物结晶完善,粒径约为75~150nm。在上述工作基础之上,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ZnO掺杂改性的SnO2纳米微粒,并利用XRD、TEM考察了ZnO对产物的粒径与微观形貌的影响。结果显示,随ZnO加入量不同,根据各阶段SnO2的衍射峰相对强度、位置,以及产物形貌等判断,可将其对SnO2的影响可分为四个阶段。当掺杂量大于50%时,ZnO自母相中脱溶形成单相。采用经典化学氧化法合成了盐酸掺杂聚苯胺,经氨水脱掺杂得到本征态聚苯胺。结果显示:掺杂态聚苯胺具有一定的结晶性,本征态聚苯胺为无定形结构;微观形貌表征显示,聚苯胺由粒径为0.5~1μm的不规则颗粒,0.2μm宽、1μm长的棒束等组成;由于质子酸掺杂作用,聚苯胺分子链间作用力大大加强,团聚成较大颗粒,而本征态聚苯胺结构则较为松散;聚苯胺的热稳定性较好,自450℃才开始分解。采用原位复合工艺制备了聚苯胺-二氧化锡纳米复合材料。TEM结果显示复合材料呈“蛋糕-巧克力”结构,SnO2纳米微粒均匀地分散在聚苯胺基质内;XRD和FT-IR结果表明,聚苯胺与纳米二氧化锡间存在化学键合作用:纳米微粒表面的锡原子5d空轨道接受来自聚苯胺分子链上氮原子孤对电子和苯醌环上π电子,形成配位键;纳米微粒表面氧原子、羟基与分子链上氢原子、氮原子形成氢键。这些作用力造成了掺杂态聚苯胺结晶性变差,红外吸收峰的移动等现象;由于高聚物基质对纳米微粒的“锚固”效应,SnO2纳米微粒的分散性较纯相纳米SnO2有较大改善;纳米相的引入未对高聚物的紫外吸收与热性能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上述分析基础上,论文给出复合材料的合成反应及分子结构、高聚物相与纳米相间相互作用力机理模型。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不同产地橡木材质、不同容积的橡木桶对梅鹿辄干红葡萄酒进行陈酿处理后干红葡萄酒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使用法国卢浮橡材质橡木桶陈酿的干红葡萄酒比
在超精密复杂零件加工与检测技术中,高精度轮廓度误差的评估方法一直是一个研究重点。在分析研究现状基础上,阐明精确计算复杂曲面轮廓度误差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阐述复杂曲
随着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全球的信息数据呈现爆炸性增长,人们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状态都随之发生了巨大改变。如何运用好这些大数据,让它更好地为电子商务贸易活动服务成为热点
简述了焦糖色的制作、特性、分类和产品质量指标,并提出了焦糖色在黄酒中的应用、添加量、作用和对黄酒胶体稳定性的影响及质量控制要求。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支持下,机械工程研究领域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突出进展和原创性成果,为我国机械工程和经济建设提供了大批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
本文论述了用先进的模态试验法对HH1012半承载式车身的车架进行试验时应注意的问题:如仪器的选用、标定、安装及数据处理等各方面,并根据试验数据,用计算机优化识别法识别出
通过60Coγ射线处理芦苇以及分析辐照前后芦苇中的基本成分含量、副产物含量,研究辐照预处理对芦苇木质纤维素的影响。采用国标法测定了辐照前后芦苇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
新媒体时代,随着微信平台用户数量的增长,其信息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不断扩大。一些不法之人利用微信平台传播一些违法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网络舆论;部分缺少分辨能力的网民面
针对圆锥破碎机设计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破碎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在动锥母线方向的分布情况;基于层压破碎理论,深入研究破碎力在破碎层内的分布情况及相应计算方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