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背景及目的
既往变应性气道疾病动物模型的制作,大多数都是将上、下气道分开,制作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变应性哮喘(allergic asthma,AA)的模型;而研究上、下气道相关性的模型多是在通过各种传统方法制作AR或从的模型后,检测上、下气道相关指标,从而验证上、下气道的一致性,但结果繁杂,甚至互相矛盾。临床发现上、下气道疾病如:AR和从不仅同时存在、互为关联,并且在治疗上的相关性尤为突出,AR的控制与从患者治疗困难或者治疗失败关系十分密切。近年来提出了“同一气道、同一疾病”概念。因此,探索上、下气道从基础到症状均一致的动物模型是非常有必要的。本研究旨在建立豚鼠上、下气道一致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为临床提供研究模型。
二、方法
25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15只)及空白对照组(对照组,10只),应用OVA作为致敏原,采用腹腔注射基础致敏,滴鼻与雾化吸入交替激发的方式建立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最后一次激发后24h,腹腔注射过量水合氯醛处死。通过以下三点来确定模型是否成功:
1.症状:①分别记录每次激发前后第10分钟的呼吸频率;②记录最后一次激发后鼻、肺部的症状,并积分。
2.免疫学: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鼻腔灌洗液、肺灌洗液及血清中卵白蛋白特异性IgE的浓度。
3.病理学:分别测定鼻中隔、肺段支气管黏膜损伤程度、单个视野(×400)下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ic granulocyte,EOS)的数目及1mm长度中杯状细胞的数目。
三、结果
1.实验组15只豚鼠除1只死亡于第三次激发外,其余均满足AR症状,有13只满足AA症状;对照组无明显症状。A组每次激发后10min呼吸频率均较激发前10min、对照组提高,且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鼻、肺部症状呈明显正相关(r=0.889,P<0.01)。
2.实验组鼻、肺、血中OVAsIgE浓度较B组均明显升高(P<0.01),且实验组鼻、肺灌洗液较血清中OVAsIgE浓度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鼻、肺灌洗液中OVAsIgE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41,P<0.01)。
3.实验组鼻、肺部黏膜上皮层破坏(一级、二级)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级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鼻中隔黏膜、肺段支气管黏膜EOS浸润数、杯状细胞数较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鼻、肺部黏膜仅见少量EOS及杯状细胞,且鼻、肺部EOS数目呈显著正相关(r=0.863,P<0.01),鼻、肺黏膜杯状细胞数也呈正相关(r=0.437,P<0.05)。
四、结论
1、豚鼠基础致敏后上、下气道联合激发是一种可靠、有效的变应性气道炎症模型的制备方法;
2、OVAsIgE可以作为反映变应性气道炎症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
3、上、下气道炎症状况在症状、免疫及病理学三个方面,均具有高度的正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