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川政统一后,刘湘需要在全川消除原有割据势力对地方各级行政人员的影响力,减小并进而根除地方土劣以及哥老会势力对基层社会的控制,举办县政人员训练所,对基层行政人员进行选拔、培养、笼络、扶植、任用、考核,使其死心塌地听命于刘湘政权,便是刘湘举办县训的考量之一。刘湘统一川政的过程及完成统一的初期,红四方面军一直在川陕地区进行民众动员工作。中共在基层的强大动员能力,极大地削弱了四川军阀对乡村基层社会的控制力,使刘湘等人认识到稳固基层社会的重要性。同时,中共在基层成功的动员、组织成效及其经验,也给刘湘以相当的刺激,成为他举办基层行政人员培训,以加强基层社会控制的又一大动因。为了消除刘湘对四川的控制,蒋中央按照原来在江西的经验,在四川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度,着手县政改革,裁局设科,分区设署,并打算对县长、区长、保甲长等进行训练,使其归附中央,然后交由刘湘任命,充实基层政权,使刘湘失去对四川的支配。不仅如此,蒋中央还通过别动队组织开办壮丁干部训练班,剥夺刘湘对基层社会的治安控制权。蒋中央一系列争夺地方行政人员的行为,直接促使刘湘大力开办类似的培训组织,减少或消除蒋中央对其的干扰,将基层控制人员有效地纳入到刘湘的政权体系之中。四川县政人员训练所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起来的。四川省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县政人员训练所章程》,指导对县政人员的培训工作。县训学员年龄介于25至50岁之间,其中28至35岁的人数最多,可谓年富力强。县训学员普遍学历层次较高,并有一定的从政经验,而且出身于学界的受训人员远多于出身于军界者,这多少反映出,刘湘希望改变旧防区制时代军人把持一切的格局,使基层政治走上文官治理的正道上来。四川公务员资格甄查委员会按照章程的规定,并根据刘湘的用人标准来选拔县训学员,基本按照“登记从宽,考试从严”的原则招考学员。县训班开设的学科主要包括精神训练、技能训练和军事训练。县政训练的办法还包括召开小组讨论会,劳动服务以及参观学习等。县训班的课程设置,基本照搬了以前蒋介石在江西开办的类似培训班的内容,贯彻“三分军事,七分政治”的原则来训练县政人员。在训练方法中,特别强调进行精神、思想、纪律教育。各级教官中多有蒋中央派出的人员,他们承担了许多专业课程,他们利用任职的便利,挖空心思欲将县训人员纳入蒋中央的控制之下。而刘湘方面则要求蒋介石只能居于领导地位,一切实际工作则由刘湘负责主持。明确规定,县长、区长由省府委派,行营虽然可以管省府,但绝对不能委任县长、区长。刘将地方行政人员的任免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促使一般学员因利害关系,听命于省府方面。县训所总共办了三期,共训练县政人员1017人,县训学员大多得到了重用。刘湘利用县政人员训练所,在一定程度上巩固了他在基层的统治地位。但总体而言,县训人员没有统一的信仰,在蒋和刘之间来回摆动,他们以自己的利益为出发点,以功利主义的原则来进行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县训所不可能培养出以基层民众利益为依归的优秀学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