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应用较长时间的历史资料,探讨了我国小黄鱼渔场的时空格局和数量分布,表明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并从饵料浮游动物出发,研究部分海域饵料浮游和小黄鱼渔场的关系。
对小黄鱼时空格局和数量分布的变化根据1971-1982年渤、黄、东海的统计资料。对小黄鱼空间格局的研究表明:我国小黄鱼渔场一共有三类,即春季产卵场渔场,主要位于沿海;夏季索饵场渔场,主要位于黄海中南部和东海北部;冬季越冬场渔场,主要集中在黄海中南部外海和东海北部外海。1974年后渤海小黄鱼产量明显下降,黄海区亦自1979年后不如东海区小黄鱼的产量。不同渔场小黄鱼贡献率分布格局显示出两种模式:冬夏(1-2月和7-9月)季模式,渔场位置稳定,鱼群密集,产量集中,是专门捕捞小黄鱼的优质渔场:春秋季(3-6月和10-11月)模式,以洄游过路鱼群为主要渔获对象,鱼群相对分散,在这些水域,小黄鱼往往是兼捕对象。1971-1982年小黄鱼鱼群的分布与近年来分布格局类似,因此本文有关小黄鱼渔场特征、渔汛时间和渔场贡献率分布格局模式等重要结论对现今小黄鱼渔业仍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小黄鱼数量分布的研究表明:1971-1982年小黄鱼的年产量有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1971-1972年产量贡献主要在4月和10-11月,1973年后主要在1月和12月,但1976年除外。不同海区之间的小黄鱼渔汛在时间上和地域上各不相同,渔汛的性质也不同。渤海主要在10-11月,且1971-1972年较明显,主要是小黄鱼产卵后向越冬场洄游索饵时的群体;黄海主要在7-9、12和1月,主要是小黄鱼产卵后索饵时的群体;东海主要在12、1月,主要是小黄鱼的越冬群体。小黄鱼月产量的高低与小黄鱼分布所在渔场特性有密切的关系。
对部分海域饵料浮游动物的研究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黄海南部小黄鱼产卵场饵料浮游动物的研究,采用2005年1月和4月在31°54~32°06N、121°42~121°57E海域2个航次的调查资料,分析了浮游动物季节变化,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等生态学特征。结果表明:该区浮游动物以桡足类为主,冬春两季分别占总种数的92.79%和93.40%。两季各有优势种5种,其中真刺唇角水蚤(Labidocera euchaeta)和双毛纺锤水蚤(Acartia bifilosa)是冬、春共有的优势种,优势度分别高达0.82、0.19和0.03、0.32。冬季真刺唇角水蚤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β达0.75,春季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对总丰度的贡献率最高,β为0.32。春季涨落潮的多样性明显高于冬季。优势种丰度的变化是决定涨落潮总生物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二是对长江口小黄鱼索饵场浮游磷虾类的研究,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探讨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磷虾类总丰度的季节变化特征以及与渔场的关系,丰度的季节差异与水团的关系,分析了优势种的数量变动、对磷虾类的贡献及对环境的适应情况,并与东海外海的生态特征作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江口及邻近海域磷虾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的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与盐度有关。平均丰度夏季最高(10.46 ind/m3),冬季最低(0.32ind/m3)。本次调查共发现8种,优势种为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 sinica)、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小型磷虾(Euphausia nana),其中中华假磷虾四季皆为优势种,太平洋磷虾是春、秋和冬季的优势种,小型磷虾仅仅是春秋季的优势种。中华假磷虾在春、夏和冬季对总丰度的贡献率较高,并占绝对优势,其更适应夏季咸淡水交错水域的环境,而太平洋磷虾和小型磷虾更适应东海近海暖温高盐环境。长江冲淡水势力强弱和中华假磷虾的数量对磷虾类时空分布有重要影响,中华假磷虾对咸淡水环境的适应则是影响该种数量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