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NiTiSMA)因为其独有的自复位性能、高阻尼特性和较高的性价比。NiTi SMA的超弹性应变通常在6%-8%,在材料应变高于此值时,组成材料的晶体变为马氏体相,马氏体相会产生明显的应变硬化现象,易造成材料的断裂破坏。本文将镍钛SMA材料的自复位阻尼器与摩擦阻尼器串联在一起形成一种新型的镍钛SMA-摩擦阻尼器支撑(NiTi SMA—Friction Damper Brace),简称SMAFDB。这种支撑相比于其他支撑有更加优异的特性,此支撑在小、中震水平下会表现出和自复位阻尼器相同的效果,形成高阻尼和自复位效果,在大震时,过多的变形将由摩擦阻尼器来承担,不会使SMA材料损毁,同时提高了支撑的耗能能力。为了综合评价该支撑的抗震水平,通过对支撑的预期效果进行分析,通过拟静力低周往复加载试验,结合理论分析,并采用OpenSees抗震工程分析软件进行了 一系列的支撑抗震效果数值模拟。通过三组分别支撑的拟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了包括摩擦阻尼器,自复位阻尼器和由两者串联而成的SMA-摩擦阻尼器支撑。研究了阻尼器(支撑)的滞回行为和耗能水平。讨论了支撑的性能和预测的支撑性能的效果,试验结果达到了支撑的预期性能。同时根据试验数据,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利用Selfcenterning材料模型建立了阻尼器(支撑)模型,并进行了模拟静力分析。支撑的试验结果与数值模型的模拟试验结果吻合,可以用于工程的模型应用。为了研究新型SMA-摩擦阻尼器支撑的抗震效果,在OpenSees软件中将新型支撑的模型的抗震效果进行分析,比较与现在常见支撑的抗震效果和提出专有的抗震效果,分别进行了以下三组模拟试验。通过在OpenSees软件中(1)建立了一个屈曲约束支撑(BRB)钢框架模型和一个SMA-摩擦阻尼器支撑(SMAFDB)钢框架,并在3组(多遇地震、设计基准地震、罕遇地震)不同危险等级的共60条地震波下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模拟,通过结果分析对比这两类钢框架的地震响应,来确定支撑的抗震效果。(2)建立了一个SMA-摩擦阻尼器支撑(SMAFDB)钢框架模型和一个自复位支撑(SAMB)钢框架,并在以上3组地震波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了这两类钢框架的地震响应,确定支撑的自复位效果和抗震效果。(3)建立了一个单自由度钢框架模型,通过此模型来分析不同周期,不同延性下的阻尼器所需的抗震效果,为接下来的工程应用提出借鉴。最后利用累积延性谱和滞回能谱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的SMA自复位支撑(SMAB)的抗震设计方法,在OpenSees中设计了一个三层和一个六层的SMA支撑框架(SMABF),利用前面的三组地震波进行抗震分析,验证了该设计方法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