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中国社会发生了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巨变。列强入侵和社会动荡,使得民族危机日益加深,图强御侮、挽救危亡成为了中国人民的神圣使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民族意识觉醒对国家兴衰存亡的决定性影响,将开启民智和救亡运动摆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企图通过创办白话报等方式来解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中。先后经历了两次办报高潮的中国,白话文逐渐成为了交流的主要文字表达方式,作为载体的传播媒介,其影响力也逐渐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在思想领域,带来了颠覆性的变化。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在其著作《想象的共同体》中讲道,“资本主义、印刷科技与人类语言宿命的多样性这三者的重合,使得一个新形式的想象的共同体成为可能。”印刷科技的诞生带来了人类社会的改变,印刷语言“在一群特定组合的读者同胞中创造了一个这些船舶、新娘、主教和价格都共同归属的、想象的共同体”。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以其特别强调印刷技术的重要作用而备受质疑。抛开质疑,这一理论认为共同体是基于想象而存在,宗教信仰的多元化与领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时间观念的改变、资本主义与印刷技术的交互作用和国家方言的发展等是其决定因素。这一切因素的共同作用促进了文化的转型,也激发了民族意识的觉醒。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而言,培育现代民族意识是开启民智的目的,也是实现救亡的手段。各种白话报的兴起,民族、民族国家等具有现代性意义的概念被广泛传播,构建民族共同体成了共识。回族知识分子作为民国知识分子的组成部分,也肩负了同样的历史使命,大量的回族报刊应运而生,开始为构建回族这一民族共同体而努力。伊斯兰教自唐朝传入中国,到明清时完成了中国化进程,形成了回族这一特殊的民族。其思想、语言、文化、生活等处处体现了伊斯兰文明和华夏文明的两种特点,来自伊斯兰文明的宗教观结合华夏文明的语言系统,成了回族不同于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其他少数民族的最明显特征。近代社会的变革带来了回族社会的大变革,回族新文化运动也随着五四运动展开,包括伊斯兰世界的新思潮等各种新思想开始不断冲击回族形成过程中所保持的固有思想。经历了历朝历代被压迫的回族人逐渐形成了重商业轻政治、重宗教轻教育的整体民族性格。而面对近代巨变,觉醒的回族知识分子意识到宗教与国家、民族与国家的密切关系,发出了“爱国爱教”的强烈呼声,并积极参与到了唤起同胞觉醒的阵营中。回族报刊作为最具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成为回族知识分子传递新思想的平台。国家、伊斯兰教、民族、回族等概念成了回族报刊关注的议题核心,对其的探究目的就在于将回族这一松散的文化概念构建成具有现代意义的民族共同体。其中《月华》最具代表性。本文将以《月华》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探讨其诞生背景、发展历程、内容分析等,来回答在其办刊过程中是如何展现其构建民族共同体企图的,安德森想象共同体理论的决定性因素在《月华》中又是如何得以体现等问题。要解决以上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回族报刊?回族报刊是回族学人创办并主持下的,以回族大众作为核心预期受众,面向大众社会发行,并以刊载、传播回族及伊斯兰教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报刊。据不完全统计,近代回族报刊从1906年第一份回族报刊创刊到新中国成立,先后共出版发行了270多种,呈现地域广、数量大和内容丰富等特点。回族报刊研究作为回族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相较于其他报刊的研究盛况,少数民族类报刊目前尚属于被冷落的状态。作为回族报刊的代表,《月华》记录了20世纪2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回教社会的变迁,对其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这一时期回教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特点。但就目前研究状况而言,仅处于初级阶段。笔者将以传播学为视野,以想象的共同体理论为主线对《月华》进行个案研究,探讨传播媒介的民族共同体构建功能。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分析了本课题研究的缘起和意义,近代回族报刊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月华》的时代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文本拟采用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一章探讨的是回族报刊产生的时代语境和发展阶段、《月华》的创办和发展轨迹以及变迁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共同体因素三个部分。笔者认为,回族报刊的产生基于社会因素和思想因素等两方面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方面,清末新政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推动了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统治,中国民族工商业有了起步和发展,这为报刊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动荡的时局迫使回族知识分子也开始思考回族社会乃至国家的前途与命运问题。思想因素包括了近代世界伊斯兰新思潮、五四新文化运动和近代中国伊斯兰文化运动三个方面,构成了回族报刊发生的思想基础。其从产生到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及蹒跚学步时期、蓬勃发展时期和落败与转型时期。第二个问题主要探讨了《月华》的创办和发展以及回族知识分子对其产生和发展的意义,并且分析了《月华》在经历四次迁址的过程中的各种变化,包括办刊宗旨的调整、封面与栏目的设置、经营状况等。第三个问题探讨了《月华》在其历史变迁中表现出的民族共同体建构因素。研究认为传播技术的发展促使回族人逐渐放弃了其他语言系统,而选择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汉语言体系作为了民族语言。同时,《月华》横跨国家南北的变迁彰显出了独特的“地图功能”,为历经艰难的回族人塑造了一个可以想象的虚拟空间,以此寻求心理慰藉和民族归属感。第二章探讨了《月华》是如何在议题设置中构建民族共同体的问题。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为公众设置议程的功能,其实现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不同途径。民国时期的回族社会首先觉醒的回族知识分子群体,通过创办报章杂志等方式奔走呼吁,期翼唤醒民众以抵抗外侮。所以在这些报刊的议题设置方面,更多的是选择了第一种途径,即“自上而下”的途径。本章主要通过梳理《月华》历任主编和核心作者所关注的议题分析当时《月华》所设置的议题类型,并探讨议题设置中的民族共同体建构因素,认为国家、民族和个人是《月华》设置议题的出发点,是为回族大众设定的想象空间。第三至第五章是对《月华》关注的核心议题进行的内容分析。其核心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观念、社会调查和大国理想等三个方面。第三章探讨了《月华》同人的政治观念从浪漫到理性的演变过程,从四个部分展开分析。其中第一部分是对早期具有浪漫色彩的政治合作构想的整理分析;第二部分主要探析了其“以经释战”为核心思想的抗战理念。所谓“以儒释经”主要是指通过解读《古兰经》关于战争的“启示”和讲述穆罕默德的故事来宣传回教的国家观和世界观等,积极号召同胞积极参与抗战运动。第三部分探讨了《月华》同人为代表的回族知识分子基于民族平等争取回族国民代表大会代表的历程,深入解读回族人参政议政必要性,同时也提出了回族国大代表理性参政的主张。第四部分探讨了《月华》同人在其政治观念变迁中体现出的民族共同体构建因素,这种变化是一个想象的去抽象化过程。谋求合作、挽救危亡和争取政治权利是基于民族意识的觉醒,伊斯兰文化因素是回族想象民族共同体的基础因素。第四章探讨了《月华》关于回族社会调查和教育倡导方面的问题。根据分析调查结果,认为教育落败是回族社会的困境之源,同样也是未来的解决之道。第一部分分析了《月华》开展回教社会调查的起源。第二部分总结整理了近十年中《月华》对回族社会以人口、教育、宗教、民生为主要内容的调查数据。第三部分根据调查数据总结了当时中国回族社会的发展困境,并对《月华》“教育才是解决回族社会问题的根本”这一思想进行了深入解读。第四部分探析了社会调查中表现出的民族共同体建构因素。概而言之,人口调查为人们的想象提供了虚拟界限,合理的教育体系是民族意识传承的必备条件。第五章探讨了回族学人的大国理想。其大国理想主要通过建言西北开发和开展国民外交两方面得以表现,是追求民族发展和国家振兴并行的追求。第一部分分析了《月华》关注西北开发特别是新疆建设的早期构想及其现实意义。第二部分首先梳理了《月华》同人多元化的国民外交实践及其关注的国际议题,其次探讨了《月华》同人参与国家观察的时代特征,并分析了他们开展国民外交的认知基础。最后分析了他们参与国际观察和开展国民外交活动的意义。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在追求大国理想过程中表现出民族共同体构建因素。大国追求是民族共同体去虚拟性的表现,目的在于将逐渐成形的具有想象特征和虚拟性的民族共同体现实化,通过谋求区域发展来促进民族的发展,与阿拉伯世界的紧密联系一是为正在遭受侵略的中华民族寻求国际援助和支持,二是通过与阿拉伯世界的“朝圣之旅”,基于宗教的共通性来寻求民族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的认可。结语部分分析了《月华》成为近代中国回族新闻史上办刊时间最长、传播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报刊的原因,包括其生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为大众所接受,顺应潮流的办刊宗旨符合时代需求等。最重要的是《月华》为回族人想象民族共同体提供了平台,且处处体现了其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努力。需要强调的是,回族知识分子所构建的民族共同体是在中华民族的范畴之内,是并行不悖的。回族与中华民族的同质性和平行性,让回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找到永久的居住地,并且也永久地保留着自己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