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当代多元文化语境中公共知识分子的一个典型,龙应台身上有太多的标签:作家、社会批评家、教授、官员、公民、母亲……这个台湾女子生于台湾,学成于美国,嫁给德国人,任公职于台北,现在香港做教授。她年轻时雄心勃勃、热烈丰富,写出了笔调尖锐的社会批评杂文《野火集》;为人母后,沉睡的女性与母性意识被唤醒,写下了《美丽的权利》、《在海德堡坠入情网》、《孩子你慢慢来》、《亲爱的安德鲁》等;踏遍天涯,唯念故土,多年游历海外的她写下了一篇篇关怀人类、思索历史的杂文《看世纪末向你走来》、《大江大海1949》;历经沧桑后,《目送》横空出世,风轻云淡、从容大气……二十多年来,身份的转变、足迹的蔓延,孜孜不倦地翻阅历史资料、踏踏实实地进行田野调查,使她的创作具有明显的阶段性,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智不断成熟、视野不断开阔、心胸逐渐宽广,越发深沉、温情、平静、细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争执、恩怨、意识形态在人文情怀和母性意识中逐渐消融。本文试图将这些不同阶段、不同身份之后的她一点点挖掘出来,以期还原一个真实的、完整的龙应台。
她的作品,无论是酣畅淋漓的杂文、温情细腻的散文还是探索女性生存困境的小说,总能一次次引起社会的关注和讨论。她牵动起华人世界的情谊,触碰到他们心理最为柔软的地带。已有的研究成果着重肯定了她焦灼的社会批评、深刻的跨文化反思,确认了她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身份。然而,龙应台不断涌现出的新作品,在批评和思索的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新的突破;加之以往的研究常常忽略她的小说创作和散文创作,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对她的全面研究。
本论文一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意义、研究现状和写作构思;第二章梳理了龙应台创作的学术背景、不同文化的熏染和创作视野的开阔:在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中,笔者试图整合她所有有价值的作品,打破僵化的、按创作阶段或文本类型研究的方法,体味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结合文本内容与风格进行考察,挖掘作品的深层价值和联系,从社会批评杂文、关怀人类、思索历史的杂文、女性主义创作三个方面,分别进行阐述、分析,力图更加全面的展现出一个真实、细腻、生动的龙应台。
知识分子本身是一种责任的化身,但“知识”这种强大的武器,在他们的成长中,并没有让他们活的更加轻松。相反,先进思想的诞生往往要经过一次比一次更加强烈的自省、反思。二十余年中,从“永远的插班生”、“台湾的外省人”到“异域的中国人”,再到看着父母、孩子渐行渐远却只能远远目送的普通中年女人,她是热闹半生,也是孤独半生。因为孤独、多思,所以才有雄心壮志;因为热情、聪慧,才有那么多妙语连珠;因为释然、笃定,才能闲庭信步、素颜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