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人类衣食之源以及生存发展的重要资源。耕地利用变化和保护问题已成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LUCC)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耕地利用变化研究,分析耕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子,有利于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区域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和谐社会的发展。本文以湖南省长沙市耕地作为研究对象,以县市级行政区域为统计单元,在收集1991-2008年统计数据的基础上,分析长沙市耕地资源的现状和时空变化特点,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对长沙市耕地非农化的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近17年来长沙市耕地变化趋势可分为两个阶段。1991年~2003年,耕地面积呈缓慢减少趋势,由1991年的248.07千公顷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点237.10千公顷,年均耕地递减率为0.26%。2003~2008年,随着土地整理、复垦等工作的实施,耕地面积呈上升趋势,2008年耕地面积比2003年增加25.09千公顷。动态度和区域差异度计算结果表明长沙市不同的区县耕地变化速度和区域差异明显。(2)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沙市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科技水平,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因子是最为关键因素。1991年~2003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长较为缓慢,2003年~2008年驱动力综合得分增加迅速,表明影响长沙市耕地非农化的综合驱动力逐渐加强。(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经济指标与研究区耕地的变化关系最为密切且呈负相关关系,人口指标次之,农业指标对其影响关系最弱。随着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和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直接导致了建设用地占用耕地面积的增加,导致耕地不断减少。经济因素是长沙市耕地变化最为重要影响因素。(4)根据对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从法律法规、政策手段、经济和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长沙市耕地资源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