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生产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快速发展,已造成了大量环境污染问题的出现,其中,铬在工业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导致的土壤铬污染问题尤为突出。相较于传统修复材料,纳米铁材料因大比表面积和高活性等特有性能,目前已在环境治理中被广泛使用并取得了显著效果。尽管其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但应用中仍呈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本文针对利用稳定纳米铁修复铬污染土壤开展研究工作,对稳定纳米铁的液相还原制备法进行优化,考察了稳定纳米铁在不同影响因素作用下对溶液土壤六价铬的还原效果,最后探索了稳定纳米铁对实际工业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及其对土壤铬赋存形态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稳定纳米铁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探究制备稳定纳米铁的优化条件,得出质量比为0.8%的羧甲基纤维素钠稳定纳米铁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性和还原性能。表征结果显示,羧甲基纤维素钠稳定纳米铁颗粒晶形结构是α-Fe0晶面,且其平均粒径为92.66nm,X-射线光电子能谱阐明制备的纳米铁表面覆盖一层铁氧化膜,其表现为核壳结构的氧化球体颗粒。在不同反应体系、不同作用时间条件下,对羧甲基纤维素钠稳定纳米铁还原六价铬污染土壤的效果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稳定纳米铁还原土壤六价铬在一定时间内均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常数Kobs的影响因素有稳定纳米铁投加量、体系p H值、土壤六价铬初始浓度、腐殖酸浓度和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常数Kobs随着稳定纳米铁投加量和反应温度的逐渐增大而增大;随着体系p H值、土壤六价铬初始浓度和腐殖酸浓度的增大而减小。通过试验并采用阿仑尼乌斯方程计算反应活化能Ea为52.91 k J/mol,表明稳定纳米铁在土壤六价铬体系中很容易发生还原反应。利用稳定纳米铁修复工业铬污染土壤,研究结果显示:稳定纳米铁修复后土壤p H值上升;修复15天后,两种不同污染土壤六价铬含量均显著降低至筛选值以下,土壤可交换态铬几乎均转化为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残渣态,且随着时间的不断增长,各土壤铬赋存形态逐渐转变为残渣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