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的临床特点;2、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肠道菌群特点;3、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型的血浆内毒素水平。[方法]1、采用前瞻性横断面研究,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常见症状、体征及舌脉等中医四诊资料以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分别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患者和经历了由阳黄-非典型阴阳黄的演变过程的同一患者黄疸的不同阶段进行脾虚证证候积分分析,以及阴黄化相关因素分析。2、对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行大便培养,测定肠道菌群:肠球菌、肠杆菌、类杆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的数量;3、测定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结果]1、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出现几率达到50%以上的症状、体征有:以身目发黄、尿黄、倦怠乏力、胃脘痞满、食少纳差、性欲降低、面色晦暗、肢体困重、恶心厌油、口干、少气懒言、排便困难(便滞)、腹胀、失眠多梦、肝掌、口苦、蜘蛛痣、水肿、腰膝酸软等;舌象有:舌红、舌暗、舌下脉络增粗等、舌苔厚、舌有瘀斑、舌苔腻、舌苔黄;脉象有:沉、数、弦、细、虚脉。2、以黄疸辩证,阳黄患者占55.6%(20/36);阴黄患者占2.8%(1/36);非典型阴阳黄患者占41.6%(15/36)。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不同黄疸证患者脾虚证证候积分非阳黄证(阴阳黄证)高于阳黄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患者黄疸的不同阶段脾虚证的证候积分非阳黄(阴阳黄证)阶段高于阳黄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6例患者中,基础病变为慢性乙型肝炎的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15%,而基础病变为肝硬化的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60%,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早期患者非阳黄的发生率为17%,而中/晚期患者非阳黄发生率为68%,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抗生素使用>2周的非阳黄发生率为75%,而未用/<2周抗生素的非阳黄发生率为29%,两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5、阳黄组与健康组比较,肠道菌群变化表现为肠球菌、肠杆菌的显著增多(P<0.05;P<0.01);阴阳黄组与健康组比较,肠球菌进一步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与健康人比较稍有增加,但无统计学意义(P=0.067);双歧杆菌明显减少(P<0.001),乳酸杆菌亦减少(P<0.05);阳黄组(湿热蕴结)与阴阳黄组(脾虚为主兼有湿热)相比较,肠球菌显著增多(P<0.01);而肠杆菌的数量反而减(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双歧杆菌的进一步减少(P<0.05),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乳酸杆菌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6、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证、阴阳黄证与健康人比较,血浆内毒素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P<0.01)。7、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浆内毒素与双歧杆菌之间存在负相关性,r=-0.508P=0.001,与肠球菌之间存在正相关性,r=0.527P=0.000,有统计学意义。与其它菌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1、“瘀、湿热(毒)、虚”为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主要的病因,虚实夹杂证为其病机特点,以“湿热(毒)、瘀热”为实,以“脾虚”为虚。病位主要肝、胆、脾、’肾。2、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的演变也有其自身的特点,阳黄与阴黄转化过程中存在一个特殊阶段-阴阳黄阶段。脾虚因素贯穿了整个病程之始终。基础病为肝硬化、中/晚期病程以及抗生素的长期使用是导致黄疸的阴黄转化的相关因素。3、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阳黄-阴阳黄-阴黄”过程中,随着脾虚症状的加重,肠道菌群失调的程度也愈来愈明显,血浆内毒素水平逐步增高,存在阴黄化机制的病理生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