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通过六个试验,以“种鸭-种蛋-子代肉鸭”为主线,系统研究了种鸭和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营养的互作效应;并探讨了肉鸭饲粮维生素D3水平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抗体间的关系。
试验一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掘维生素D3组合对种鸭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采用2×2因子设计,主效应包括饲粮维生素水平(常规或高维生素水平,常规维生素水平为目前中国商品种鸭料中普遍使用的水平,高维生素水平中除维生素K3以外的所有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常规维生素水平),以及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的添加水平(不添加,或同时添加6mg/kg角黄素和69μg/kg25-OH-D3)。试验以樱桃谷SM3系种鸭为模型,为期40周,考察饲粮营养状态对种鸭、种蛋和1日龄肉鸭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种鸭肝脏(母鸭,P=0.043;公鸭P=0.049)、卵巢(P=0.029)、蛋黄(P=0.032)、雏鸭肝脏(P=0.023)和雏鸭卵黄囊(P=0.014)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卵巢(P=0.007)、睾丸(P=0.033)、蛋黄(P<0.001)的丙二醛水平;降低了种公鸭血清蛋白质羰基水平(P=0.037);增加了蛋黄中的维生素(A和E,P<0.001)以及雏鸭卵黄囊中维生素A(P=0.003)的含量;提高了胚胎存活率(孵化后期,P=0.038)、受精蛋孵化率(P=0.029)和总产蛋孵化率(P=0.029);提高了雏鸭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08);改善了雏鸭脚胫着色评分(P<0.001)。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组合:提高了种母鸭血清钙水平(P=0.010)和胫骨强度(P=0.027);降低了破蛋率(P=0.001);增加了种母鸭肝脏(P=0.033)、种公鸭血清(P=0.047)、种公鸭肝脏(P=0.050)、蛋黄(P=0.048)、雏鸭肝脏(P=0.002)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种公鸭血清(P=0.034)、种公鸭肝脏(P=0.032)、蛋黄(P<0.001)、雏鸭肝脏(P=0.006)的丙二醛水平;降低了种母鸭(P=0.019)和种公鸭(P=0.044)肝脏蛋白质羰基水平;提高了种公鸭喙(P<0.001)、种公鸭蹼(P<0.001)、蛋黄(P<0.001)和雏鸭脚胫(P<0.001)的比色评分。在高维生素水平饲粮中添加角黄素+25-OH-D3时破蛋率最低、蛋壳最厚。总结起来:在常规维生素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饲粮维生素水平,或添加角黄素+25-OH-D3,均能改善种鸭、种蛋和子代肉鸭的抗氧化状态。种鸭高维生素水平能增加蛋黄和雏鸭卵黄囊中的维生素沉积量,提高孵化性能。种鸭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可改善种母鸭胫骨和蛋壳质量,提高种公鸭、蛋黄和雏鸭的着色状态。高维生素与角黄素+25-OH-D3联用时蛋壳质量最优。
试验二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对子代肉鸭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待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8周时,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4个母源处理组各选择健康子代雏鸭96只,进行为期35天的饲养试验。试验分为前期(1至14日龄)和后期(15至35日龄)两个阶段。试验期间,来自所有母源处理组的雏鸭均采食相同的饲粮。结果显示,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增加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体重(P=0.006)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31);提高了子代雏鸭1至14日龄的体增重(P=0.008)和肉料比(P=0.007);且降低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肝脏丙二醛水平(P=0.005)、肝脏蛋白质羰基水平(P=0.032)和血清蛋白质羰基水平(P=0.011)。母源饲粮中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增加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脚胫着色评分(P<0.001)、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40)和胫骨灰分含量(P=0.010);降低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血清(P<0.001)和肝脏(P=0.018)丙二醛水平;且增加了子代雏鸭15至35日龄(P=0.014)以及1至35日龄(P=0.015)的采食量。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或角黄素+25-OH-D3的添加均能改善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但两者无叠加效应。总结起来,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能改善子代雏鸭前期的抗氧化状态和生长性能。母源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组合,能改善子代雏鸭前期的抗氧化状态、脚胫着色和胫骨质量,且能提高子代雏鸭后期的采食量。
试验三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与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间的互作效应研究
采用2×2×2因子设计,主效应包括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种鸭饲粮中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的添加水平(同时添加6mg/kg角黄素和69μg/kg25-OH-D3,或均不添加),以及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NRC1994或高维生素水平,子代饲粮高维生素水平中除生物素以外的所有维生素含量均高于NRC1994维生素水平)。待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16周时,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4个母源处理组各选择健康子代雏鸭240只,随机分配至16个圈舍,其中8个圈舍饲喂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另外8个圈舍饲喂高维生素水平饲粮。试验为期35天,分为前期(第1至14日龄)和后期(第15至35日龄)两个阶段。结果显示,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改善了子代肉鸭14日龄脚胫着色评分(P<0.001)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01,当母源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且添加角黄素+25-OH-D3时活力最大)。母源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改善了子代肉鸭14日龄(P<0.001)和35日龄(P=0.022)脚胫着色评分,且提高了子代肉鸭14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40)。总结起来,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或添加角黄素+25-OH-D3均能改善子代肉鸭14日龄机体抗氧化状态和脚胫着色评分。肉鸭采食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时并不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设置肉鸭(生长前期)饲粮维生素水平时应考虑母源饲粮维生素水平。
试验四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的配套应用方案
试验三的结果显示,当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不论是否添加角黄素+25-OH-D3),其子代肉鸭生长前期的饲粮可设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本试验继续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维生素水平的设置方案。当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24周时,从母源高维生素水平处理组和母源高维生素水平添加角黄素+25-OH-D3处理组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每个母源处理组随机选择健康雏鸭240只(分为16个圈舍,每个圈舍15只鸭),饲喂相同的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至14日龄;14日龄时,从每个母源处理组随机选择8个圈舍继续饲喂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另外8个圈舍则换喂高维生素水平饲粮,至35日龄。结果显示,子代生长后期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肉鸭15至35日龄的体增重(P=0.048)和35日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P=0.031)。当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时,在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的基础上添加角黄素+25-OH-D3可提高子代肉鸭35日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当母源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且添加角黄素+25-OH-D3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高维生素水平能提高肉鸭35日龄的脚胫着色评分(P<0.05)。总结起来,当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添加或不添加角黄素+25-OH-D3),且子代肉鸭生长前期饲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时,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
综合结论:1.与常规维生素水平相比,种鸭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种蛋的孵化性能,并改善了子代肉鸭前期的生长性能。2.种鸭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改善了蛋壳质量,但不影响子代肉鸭的生长性能。3.与NRC1994维生素水平相比,高维生素水平饲粮可改善子代肉鸭(前期、后期和全期)的生长性能。4.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子代生长前期饲粮可设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此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5.种鸭饲粮为常规维生素水平时,子代生长前期饲粮应设置高维生素水平,此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6.当饲粮中不含维生素D3时,腹腔注射FGF-23抗体不利于肉鸭前期生长性能的发挥。
试验一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掘维生素D3组合对种鸭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采用2×2因子设计,主效应包括饲粮维生素水平(常规或高维生素水平,常规维生素水平为目前中国商品种鸭料中普遍使用的水平,高维生素水平中除维生素K3以外的所有维生素含量均高于常规维生素水平),以及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的添加水平(不添加,或同时添加6mg/kg角黄素和69μg/kg25-OH-D3)。试验以樱桃谷SM3系种鸭为模型,为期40周,考察饲粮营养状态对种鸭、种蛋和1日龄肉鸭的影响。结果显示,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种鸭肝脏(母鸭,P=0.043;公鸭P=0.049)、卵巢(P=0.029)、蛋黄(P=0.032)、雏鸭肝脏(P=0.023)和雏鸭卵黄囊(P=0.014)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卵巢(P=0.007)、睾丸(P=0.033)、蛋黄(P<0.001)的丙二醛水平;降低了种公鸭血清蛋白质羰基水平(P=0.037);增加了蛋黄中的维生素(A和E,P<0.001)以及雏鸭卵黄囊中维生素A(P=0.003)的含量;提高了胚胎存活率(孵化后期,P=0.038)、受精蛋孵化率(P=0.029)和总产蛋孵化率(P=0.029);提高了雏鸭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08);改善了雏鸭脚胫着色评分(P<0.001)。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组合:提高了种母鸭血清钙水平(P=0.010)和胫骨强度(P=0.027);降低了破蛋率(P=0.001);增加了种母鸭肝脏(P=0.033)、种公鸭血清(P=0.047)、种公鸭肝脏(P=0.050)、蛋黄(P=0.048)、雏鸭肝脏(P=0.002)的总抗氧化能力;降低了种公鸭血清(P=0.034)、种公鸭肝脏(P=0.032)、蛋黄(P<0.001)、雏鸭肝脏(P=0.006)的丙二醛水平;降低了种母鸭(P=0.019)和种公鸭(P=0.044)肝脏蛋白质羰基水平;提高了种公鸭喙(P<0.001)、种公鸭蹼(P<0.001)、蛋黄(P<0.001)和雏鸭脚胫(P<0.001)的比色评分。在高维生素水平饲粮中添加角黄素+25-OH-D3时破蛋率最低、蛋壳最厚。总结起来:在常规维生素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饲粮维生素水平,或添加角黄素+25-OH-D3,均能改善种鸭、种蛋和子代肉鸭的抗氧化状态。种鸭高维生素水平能增加蛋黄和雏鸭卵黄囊中的维生素沉积量,提高孵化性能。种鸭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可改善种母鸭胫骨和蛋壳质量,提高种公鸭、蛋黄和雏鸭的着色状态。高维生素与角黄素+25-OH-D3联用时蛋壳质量最优。
试验二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对子代肉鸭生产性能和健康的影响
待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8周时,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4个母源处理组各选择健康子代雏鸭96只,进行为期35天的饲养试验。试验分为前期(1至14日龄)和后期(15至35日龄)两个阶段。试验期间,来自所有母源处理组的雏鸭均采食相同的饲粮。结果显示,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增加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体重(P=0.006)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31);提高了子代雏鸭1至14日龄的体增重(P=0.008)和肉料比(P=0.007);且降低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肝脏丙二醛水平(P=0.005)、肝脏蛋白质羰基水平(P=0.032)和血清蛋白质羰基水平(P=0.011)。母源饲粮中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增加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脚胫着色评分(P<0.001)、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40)和胫骨灰分含量(P=0.010);降低了子代雏鸭14日龄时血清(P<0.001)和肝脏(P=0.018)丙二醛水平;且增加了子代雏鸭15至35日龄(P=0.014)以及1至35日龄(P=0.015)的采食量。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或角黄素+25-OH-D3的添加均能改善子代雏鸭14日龄时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但两者无叠加效应。总结起来,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能改善子代雏鸭前期的抗氧化状态和生长性能。母源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组合,能改善子代雏鸭前期的抗氧化状态、脚胫着色和胫骨质量,且能提高子代雏鸭后期的采食量。
试验三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及添加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与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间的互作效应研究
采用2×2×2因子设计,主效应包括种鸭饲粮维生素水平,种鸭饲粮中角黄素与25-羟维生素D3组合(角黄素+25-OH-D3)的添加水平(同时添加6mg/kg角黄素和69μg/kg25-OH-D3,或均不添加),以及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NRC1994或高维生素水平,子代饲粮高维生素水平中除生物素以外的所有维生素含量均高于NRC1994维生素水平)。待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16周时,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4个母源处理组各选择健康子代雏鸭240只,随机分配至16个圈舍,其中8个圈舍饲喂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另外8个圈舍饲喂高维生素水平饲粮。试验为期35天,分为前期(第1至14日龄)和后期(第15至35日龄)两个阶段。结果显示,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改善了子代肉鸭14日龄脚胫着色评分(P<0.001)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01,当母源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且添加角黄素+25-OH-D3时活力最大)。母源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改善了子代肉鸭14日龄(P<0.001)和35日龄(P=0.022)脚胫着色评分,且提高了子代肉鸭14日龄血清总抗氧化能力(P=0.040)。总结起来,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或添加角黄素+25-OH-D3均能改善子代肉鸭14日龄机体抗氧化状态和脚胫着色评分。肉鸭采食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时并不能充分发挥生长潜能。设置肉鸭(生长前期)饲粮维生素水平时应考虑母源饲粮维生素水平。
试验四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子代肉鸭饲粮维生素水平的配套应用方案
试验三的结果显示,当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不论是否添加角黄素+25-OH-D3),其子代肉鸭生长前期的饲粮可设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本试验继续探讨在这种情况下,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维生素水平的设置方案。当试验一(种鸭试验)进行至第24周时,从母源高维生素水平处理组和母源高维生素水平添加角黄素+25-OH-D3处理组收集种蛋用于孵化。从每个母源处理组随机选择健康雏鸭240只(分为16个圈舍,每个圈舍15只鸭),饲喂相同的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至14日龄;14日龄时,从每个母源处理组随机选择8个圈舍继续饲喂NRC1994维生素水平饲粮,另外8个圈舍则换喂高维生素水平饲粮,至35日龄。结果显示,子代生长后期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肉鸭15至35日龄的体增重(P=0.048)和35日龄肝脏总抗氧化能力(P=0.031)。当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时,在母源饲粮高维生素水平的基础上添加角黄素+25-OH-D3可提高子代肉鸭35日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0.05)。当母源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且添加角黄素+25-OH-D3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高维生素水平能提高肉鸭35日龄的脚胫着色评分(P<0.05)。总结起来,当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添加或不添加角黄素+25-OH-D3),且子代肉鸭生长前期饲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时,子代肉鸭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
综合结论:1.与常规维生素水平相比,种鸭饲粮高维生素水平提高了种蛋的孵化性能,并改善了子代肉鸭前期的生长性能。2.种鸭饲粮添加角黄素+25-OH-D3改善了蛋壳质量,但不影响子代肉鸭的生长性能。3.与NRC1994维生素水平相比,高维生素水平饲粮可改善子代肉鸭(前期、后期和全期)的生长性能。4.种鸭饲粮为高维生素水平时,子代生长前期饲粮可设置为NRC1994维生素水平,此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5.种鸭饲粮为常规维生素水平时,子代生长前期饲粮应设置高维生素水平,此时,子代生长后期饲粮应设置为高维生素水平。6.当饲粮中不含维生素D3时,腹腔注射FGF-23抗体不利于肉鸭前期生长性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