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子带隙的车内低频噪声控制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xiwe887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逐渐成熟,用户对车辆NVH性能越来越关注,汽车主机厂也不断投入研发力量提升整车NVH性能,然而在车内低频噪声控制方面仍未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汽车底盘结构较为复杂,涉及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架系统等,低频噪声能量激励源与结构传递路径丰富,影响因素众多,导致车内低频噪声的产生机理不清晰,阻碍了在结构传递路径上对低频噪声的有效治理;另一方面,传统结构优化设计降噪、附加阻尼材料抑振及主动噪声控制均存在使用的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车内低频噪声的抑制,当低频噪声传递至车内,吸隔声等常用工程手段更无法有效进行吸收或阻隔。声学超材料的出现,以其优越的低频声学带隙特性,为车内低频噪声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然而现有声学超材料结构多应用于规则结构环境或单一声源情况,如何在汽车这种复杂的多系统集成应用仍面临巨大挑战。为使声学超材料结构能够应用于汽车实现车内低频降噪,从车内低频噪声产生机理、控制方法及车用声学超材料结构设计三方面开展研究,研究中具体取得的主要成果总结如下:(1)基于行波法解析了车内低频噪声传播机理。为剖析车内低频噪声问题产生机理,基于行波的叠加和传播特性,构建汽车车内低频噪声机理分析方法。以国内市场某主流微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在加速过程中,车内产生的严重低频轰鸣声问题,通过试验分析及理论计算研究发现:扭转振动能量从发动机内向外传播,陆续经过传动系、后悬架系统、车身及车内声腔系统,受各系统的传递特性影响,在系统中传播的声振能量完成了数次能量分布变换,最终传至车内,引致低频噪声问题。据此建立基于行波法的车内低频噪声问题量化机理模型,明确了声振能量从声源传递至车内引致车内低频噪声主要路径,解析了主要路径中“全流域”声振能量传递特性变化。通过量化模型计算分析结果与车内噪声测试结果对比,验证了车内低频噪声量化机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车内低频噪声量化机理模型,通过驱动轴扭转刚度优化、后悬架螺旋弹簧刚度优化、顶棚敷设阻尼、顶棚增加加强筋及车身钣金局部增加质量等传统手段对车内低频噪声问题进行治理,发现传统结构优化设计、附加阻尼材料等方法在车内低频噪声控制中存在一定局限性,面对频率低、能量幅值高的车内噪声问题无法达到实际的理想效果,需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适用于车内低频噪声问题的控制方法。(2)提出了广义声子晶胞离散模型及车辆声学超材料结构低频带隙设计方法。现有声学超材料的低频带隙特性研究多在规则结构中开展,为将声学超材料应用于汽车这种复杂的多系统集成中,将声子晶胞由规则排布结构向不规则的车辆系统结构推广,通过对车辆系统的声子晶胞化离散建模,将汽车中系统结构离散为由众多广义声子晶胞构成的理论模型。引入晶格与能带理论,结合弹性动力学理论和振动及声学理论,推导了车辆系统结构的弹性波带隙计算方法,建立了声学超材料带隙特性与车辆结构中声振能量传递特性的关联。以汽车传动轴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轴系的广义声子晶胞离散建模,推导了传动轴系中扭转波带隙特性计算方法,并探讨了有序化离散建模对该方法计算效率与精度提升。基于传动轴带隙特性计算方法,分析了传统轴系中扭转振动波的传递特性,发现在空间限制下,传统轴系结构中抑制低频扭转振动波传递十分困难。为解决该问题,通过设计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结构单元,利用其低频带隙特性,仅依靠小尺寸结构,便在轴系中实现了低频扭转波禁带,为汽车动力传动系低频扭转振动控制及车内低频噪声控制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在传动轴带隙特性计算方法基础上,进一步推导了轴系中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单元带隙特性的计算方法,为基于局域共振声子带隙的车内低频噪声控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持,指导声学超材料在汽车上的低频降噪设计及应用。(3)设计了传动轴系局域共振型声学超材料结构,实现了汽车传动系低频降噪。传动系中扭转振动波的传播是引致微车车内低频轰鸣声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设计局域共振型扭转减振器以阻隔传动系中低频扭转振动波传递,建立了扭转减振器的等效动力学模型。通过研究发现,局域共振型扭转减振器在特定频率范围内呈现动态等效负质量密度特性,该频段即对应扭转减振器带隙。基于局域共振声子带隙理论,研究扭转减振器的局域共振特性及其动态等效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扭转减振器局域共振带隙的设计方法,并分析了带隙随几何结构参数或材料特性参数改变的变化规律。进而通过在汽车传动轴系上引入局域共振型扭转减振器并进行带隙设计,实现微车车内低频降噪。(4)研发设计了车用轻质低频降噪声学超材料板。为探索适用于汽车车内低频降噪的声学超材料新结构,提出了可贴敷于车身钣金的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薄板设计方案。通过建立声学超材料板晶胞等效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该晶胞结构在特定频率下呈现动态等效负质量密度的特性,并推导了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的低频弯曲波带隙设计计算方法。在实验室环境下,设计加工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薄板样件,通过测试敷设样件后钢板的振动传递特性,验证了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带隙设计的有效性,并证实,通过改变声学超材料板的结构设计参数、材料参数可以实现不同频段带隙特性,以对不同频率的低频弯曲波进行控制。基于带隙设计计算方法,研究了几何设计参数及材料参数对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带隙的影响规律,为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的设计、应用提供有效理论支持。应用所设计的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薄板,在3款不同车型上,实现了对车内低频噪声的有效控制:(1)将超材料薄板敷设于某商用车驾驶室顶棚,有效抑制了顶棚低频振动传播,降低了36Hz附近车内低频噪声;(2)将超材料薄板安装于某传统动力SUV尾门内侧,实现了该SUV加速及匀速过程中34Hz左右车内低频有效降噪,将车内低频噪声主观感受由非常不满意状态,提升至基本满意状态;(3)将超材料薄板贴敷于某新能源SUV尾门,对该SUV在粗糙路面行驶时的车内低频噪声问题进行了有效治理。此外,在应用中,还对比了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薄板与传统阻尼板的降噪效果,发现在敷设面积相当、重量轻于传统阻尼板的情况下,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仍能实现明显优于传统阻尼板的低频降噪效果,展现了局域共振声学超材料板重量轻、低频性能优越、带隙及形状可设计性强、环境可靠性高等优点,具有广泛应用于汽车低频降噪的潜力。
其他文献
导演:闵奎东主演:徐英姬、金甲洙、刘俊相、裴宗玉、朴河宣、柳德焕类型:剧情/家庭上映日期:2011年04月20日(韩国)上半年最受好评的韩国电影去年同期的韩国电影市场,因《方子传》、《下女》、《看见恶魔》等十九禁影片的存在而充满着腥风血雨,而今年忠武路的风向标却突然转变,从年初的温情鬼片《你好
期刊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铁路、公路建设不断向山区延伸,隧道洞口边坡落石灾害日益突出。由于隧道洞口边坡往往地形险峻、岩体破碎,危岩落石分布范围广,从源头上完全治理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为确保隧道洞口车辆运营安全,除采用主动网、被动网等措施进行防护外,一般还会接长明洞加以防护。针对滚动落石碰撞回弹特性研究较少、落石冲击拱形明洞结构研究尚不明晰的情况,本文以成兰铁路某隧道洞口边坡为依托,采
近年来,受电弓滑板与接触线新材料应用,列车运行速度、单弓取流量以及集电可靠性要求大幅提高,弓网接触点服役条件明显变化。但目前,弓网系统的接触力仍沿用过去经验,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而在运营线路上,弓网系统结构失效与快速磨耗的问题屡屡发生,延用原接触力是否合理,成为关注问题。本文围绕着电流热效应、动态接触力特点以及滑动电接触过程等展开系统研究,寻求弓网接触力与电流、接触面积、速度、燃弧率之间的联系,从
近年来高速铁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复杂的轮轨接触环境也导致了高速列车轮轨系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车轮多边形磨耗是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多边形磨耗是指车轮踏面沿圆周方向出现了规则的谐波状磨耗,其幅值通常较低,但是伴随着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车轮多边形会急剧恶化轮轨间相互作用力,且其造成的振动频率较高,通常在550~600 Hz之间,极易引起车辆/轨道结构的疲劳破坏。因
发展新型能量采集技术,为无线传感设备供应电能已成为智能社会发展的热点话题之一。流致振动能量采集是一种可用且重要的新型能量采集技术,气动弹性颤振这类典型的流致振动现象为能量采集的动力源设计提供了重要选择,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本文建立了机翼类气动弹性颤振的动力源和能量采集力学及数学模型,以不同结构分支换能采集为切入点,引入外挂子系统以实现对动力源系统动力学特性的设计与优化,考虑了间隙等多种非线性
永磁电动悬浮利用车载Halbach永磁阵列运动切割非磁性导体板轨道,在轨道中产生涡流,该涡流与气隙磁场相互作用产生所需悬浮力。该系统以永磁体为磁场源,非磁性导体板为轨道,具有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可靠性强、自稳定悬浮等优点。但由于其自身欠阻尼特性使得系统在受到扰动时,易产生振动,系统悬浮稳定性差,严重情况下甚至不能自稳,此动态特性大大限制了其发展及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永磁电磁混合Halbach
论文回顾了抖振分析理论的发展历程,概述了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计算方法,指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基于三维两波抖振分析理论,定义了综合传递函数的概念,提出了大跨度桥梁抖振响应的直接计算方法,通过节段模型、全桥气动弹性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并验证了综合传递函数的特性及其在抖振响应预测中的有效性。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回顾了抖振分析理论的研究历程,论述了气动导纳以及抖振力展向相关性
立体几何研究现实世界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对于立体几何初步的教材编写和教学实施,应当按照整体到局部、一般到特殊的路径构建研究脉络;运用直观感知、操作确认、推理论证、度量计算等方法研究立体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定;重视几何语言和作图技能的培养,循序渐进地安排推理训练;关注基本图形的作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从而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学位
我国高速铁路在长期运营过程中,出现车轮高阶多边形和钢轨波磨等短波轮轨不平顺导致扣件弹条疲劳断裂的问题,严重影响弹条服役寿命和行车安全,本文参考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对扣件弹条共振疲劳性能、共振疲劳优化方法和共振疲劳试验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高速铁路扣件系统有限元模型修正基于非线性接触理论,建立了包括所有零部件的扣件系统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