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中的人工下垫面热容小、吸热快,在太阳辐射条件下表面温度要高于自然下垫面。沥青路面作为城市主要下垫面形式,占据着城市下垫面的30%的面积,夏季其表面温度可以达到60-70℃,犹如一个巨大热源,会造成环境气温升高,加剧城市“热岛效应”。国外为了缓解沥青路面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纷纷开始研究低吸热路面,重点集中在低吸热路面材料方面,对沥青路面对环境输出热量进行过一些试验测试工作,但尚缺乏评价沥青路面对环境不利影响的定量评价指标,未能从理论上深入了解不同路面结构和材料与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机制,国内则处于研究起步阶段。基于此,本文对沥青路面的热效应及其对环境温度的影响开展研究,提出降低沥青路面夏季高温的技术措施,为改善城市热环境,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了解决之道。利用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对沥青路面和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方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影响热量交换大小的关键参数为面层材料导热系数、路面和空气间对流换热系数以及路面反射率,根据计算和实测分别推荐了三个关键参数的取值范围;对关键参数对路面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三个关键参数对沥青路面温度影响较大。基于有限元法,分析路面受热边界条件,建立了沥青路面温度场预估模型,对沥青路面温度场进行了模拟,并通过模拟分析发现,减小面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可以减少沥青路面夜间温度,有助于缓解沥青路面夜间对“城市热岛”的不利影响,增加路面和环境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以及路面表面反射率可以有效降低沥青路面的温度,可以改善其对城市热环境的不利影响。根据路面和环境之间的辐射换热和对流换热原理,结合路面温度预估数据和环境气温数据,建立了沥青路面热效应计算模型,实现了路面对环境产生热效应的定量评价;对影响沥青路面热效应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改变导热系数对沥青路面白天热效应影响不大,但是沥青路面的夜间热效应随着导热系数的减小而不断减小;路面和环境之间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可以使得沥青路面对环境的不利热效应降低;增加路面的反射率可使路面的热效应减少,而且减少幅度最大。结合气象学研究,提出了路表空气层的概念,建立了路表空气层受热模型,基于有限元软件ADINA对路表空气层温度场进行求解;模拟发现,路面的存在使得路表空气层温度高于环境气温,且路表空气层温度随高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路面对路表空气层温度最大影响范围是竖向距路表高度1.5m处,横向是距路边缘2.0m处;对影响路表空气层温度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路表空气层温度随着面层导热系数的变化差别不大;路面反射率对路表空气层温度场影响较大,随着路面反射率的增加路表空气层温度降低;路面和环境之间的对流换热系数对路表空气层温度场影响最大,且随着对流换热系数的增加,路表空气层温度迅速降低。基于沥青路面热效应和路表空气层温度受热分析提出了遮热、保水、热阻三种类型的低吸热路面降温原理;对三种低吸热路面的材料配比进行研究,推荐了其最佳配比,通过降温效果试验发现低吸热路面的降温效果良好;对低吸热路面路用性能试验研究,验证了低吸热路面的可行性;结合降温效果试验数据,计算了低吸热路面的热效应,发现均小于普通沥青路面热效应;最后,根据三种低吸热路面的自身特点,推荐了其适用场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