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旺达,非洲中东部的内陆国家,因为境内多山丘,素有“千丘之国”的称谓,主要定居的有三个民族:胡图族、图西族和特佤族。1994年4月6日,卢旺达总统Juvenal Habyarimana的飞机在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次日,卢旺达陷入了长达100天恐怖——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本文以卢旺达种族大屠杀题材纪录片为文本细读对象,整理了1994年至2017年间各国制作的较有影响力的卢旺达种族大屠杀纪录片,对其归类、总结、分析,从“身份的确证”、“权力的他者”、“意识的觉醒”三个维度介入视点,分析大屠杀题材纪录片对于“卢旺达种族灭绝”历史再现和现实思考有何重大意义。首先,从纪录片影像中可以看到,卢旺达大屠杀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是卢旺达人对自身身份的迷失。长久以来,图西族人和胡图族人的斗争不断,种族主义的仇恨早已埋藏在备受压迫的胡图族人心里。随着西方殖民列强的进入,卢旺达人被身份被重新建构,新的等级制度不但让卢旺达入迷失了自己,也让历史残留的愤怒有了新的宣泄出口,卢旺达大屠杀随之爆发。其次,卢旺达纪录片中另外一个重要的主体为西方国家,1994年-2017年间,卢旺达大屠杀纪录片的制作者多数为美国、法国、英国,后期才逐渐出现中国、日本、俄罗斯等国家。根据纪录片数据的整理,西方国家无论是在影片中还是在现实中,不管是软实力还是硬实力,对于非洲都存在绝对优势。从历史上而言,非洲在西方国家眼中是没有文明的一块土地,而在当代社会中,非洲仍是被审视玩味的对象。西方国家的心态反映在其拍摄的影视作品中,在西方国家制作的卢旺达大屠杀纪录片中,卢旺达的形象是贫穷的、暴力的、丑陋的,通过创伤话语来强调非洲的苦难。媒体作为一种高效的工具,在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不仅承载着信息,同时还承载着不同国家的经济、政治与文化信号,导致每一部影片都会带有“他者”的意志,或记录,或忏悔,或猎奇,或功利……虽然无法否定这些纪录片的现实意义,但剥离掉卢旺达本身的作品其人文价值是有所缺失的。随着2004年电影《卢旺达饭店》的热映,卢旺达再次被推到了世界人民的眼前,卢旺达的电影人们受到鼓舞,开始投入到影视工作中来。之后,卢旺达电影先锋艾利克·凯博拉拍摄了卢旺达本土的第一部电影《100天》,随后又拍摄了纪录片《记忆的守护者》,也有越来越多的民众接受外国的镜头,讲述自己和国家的故事。由此,卢旺达题材纪录片有了一个新的跨越,无论是从叙事视角上,还是从叙事目的上,亦或者是叙事方式上,都有了一个全新的突破。女性和儿童成了纪录片的主要叙事对象,创伤治疗和精神引导代替新闻报道成为主要的叙事目的,叙事方式则趋向于弱化解说,点面结合。2010年后,卢旺达政治经济的重建进程快速且稳定,被誉为“非洲大陆的发展奇迹”,纪录片作品也有了新的关注视点,反映经济发展状况,展现国家实力,增强国民信心,稳固政治形态成了新时期纪录片的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