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康德理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源头之一,赋予了审美问题在现代人文学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审美领域既融于整体理性系统,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布迪厄将自己的审美问题研究建立在对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的批判之上,即对康德式的反思主体合法性问题的探讨上,由此引入自己的结构主义式的审美区隔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趣味判断的认知结构。
场域作为布迪厄基础理论,是分析其一切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当人被抛在整体性的关系场域之中,审美能力并非是个体的自由自主活动,而是前在地被社会阶层化文化结构塑形,并在再生产机制中被固化成习性,并通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康德理论作为审美现代性的源头之一,赋予了审美问题在现代人文学术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审美领域既融于整体理性系统,也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布迪厄将自己的审美问题研究建立在对康德的反思判断力的批判之上,即对康德式的反思主体合法性问题的探讨上,由此引入自己的结构主义式的审美区隔论,从社会学的角度探讨趣味判断的认知结构。
场域作为布迪厄基础理论,是分析其一切理论的方法论前提。当人被抛在整体性的关系场域之中,审美能力并非是个体的自由自主活动,而是前在地被社会阶层化文化结构塑形,并在再生产机制中被固化成习性,并通过这些和配置在场域被定位。而在场域理论中,个体一方面卷入了场域游戏的旋涡,另一方面又享有场域带来的独立性话语地位,以此来抵制符号暴力。符号暴力与物质性暴力不同,它深入权力价值的每一丝缝隙中,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
具有自治性的文学艺术场域努力抢夺着被权力机制占有的无意识空间,将当前的象征话语形式进行披露、批判并形成新的陈述方式。但是艺术场域也并非是独立的,它处于整体性的象征结构中并受到政治、资本、媒体等多种权力因素的影响。布迪厄认为艺术场域的使命,包括知识分子的使命,就存在与这种场域的自治性与他律性的张力之中。即能身处符号体系中,直面权力机制的暴力和苦难,并揭示其中不言自明的符号结构,由此能在一定程度上撼动社会坚固的象征结构,并形成新的话语形式。
本文着力解决的是:对场域下的审美判断性质的分析,由此找到布迪厄的理论坐标。针对符号暴力下的世界苦难,布迪厄认为的处理途径以及自身的实践主张,并通过他对福楼拜、马奈、波德莱尔等现代叙事者的分析,对其审美艺术的问题和当代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作更深入地了解。最后,通过同时期的相关理论,对布迪厄的审美问题加以审视。本文不能单纯的被看作是对布迪厄审美问题的综述,而是希望通过对其审美与符号问题的分析,作为对文化社会学的一个特殊切入点,来展开新的视域。并通过布迪厄自身的局限,来反思当代性中的审美问题与符号场域问题,由此更深入地了解审美问题在社会学中的展开方式。
其他文献
土家民歌是流传于中国武陵山区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谣,集中分布在鄂西南、渝东南、黔东北、湘西北四个区域。鄂西南包括恩施、利川、咸丰、来凤、宣恩、鹤峰、建始、巴东、长阳、五峰10个县市;渝东南包括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5个县;黔东北包括印江、沿河、思南、德江、江口5个县;湘西北包括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凤凰、花垣、桑植、永定、慈利、武陵源、石门、沅陵、溆浦15个县区。
本文即以这35个县(市/区)的土家民歌为研究材料,在田野调查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研究土家民歌中的土家语及方俗词汇。
本文旨在以王朔的创作为例研究第三代京味小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确定“京味”的内涵,梳理“京味”小说流变;分析王朔小说中的“京味”元素及其文化成因;分析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前两代京味小说的传承以及发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前人研究,界定本文对于京味小说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京味小说的代际演变,引出第三代京味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王朔,并进一步分析王朔的创作对于第三代京味小说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王朔小说中所蕴含的京味元素及其背后的文化成因。首先,王朔等第三代京味
苏轼作为北宋朝重要人物,在新、旧两党的权利斗争下,于绍圣元年遭遇贬谪,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惠州度过约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苏轼抵达惠州时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再度遭遇贬谪,苏轼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平静,逐渐适应岭南生活,欲在惠州安享晚年。
寓惠期间,苏轼进行了较为活跃的交游活动。从交游对象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亲族、地方官员、岭南外官员、道士、僧人五类,其中亲族以苏辙、程之才为代表,地方官员以詹范、周彦质、方子容等为代表,岭南外官员以钱世雄、毛滂等为代表,道士以邓守安、吴复古、陆惟忠为代表、僧人
黑色电影的故事情节主要关于个体的偏执、恐惧和不安,并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获得蓬勃发展。它主要指受美国暴力题材、德国表现主义和法国诗意现实主义影响,兼具视觉风格和叙事主题黑暗性的国际化、动态化批评话语建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社会和电影制作行业均进入转型期。在此历史背景下,黑色电影呈现了男性在个体、家庭、社会三个层面的创伤经历和性别危机,以探讨他们该如何通过直面创伤记忆实现自我修复。
本文试图借助对1945至1950年间黑色电影中有关男性创伤的讨论,来探究其症状是基于何种原因产生,创伤
重庆“棒棒”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处于低端劳动力市场、以搬运服务为主、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一种农民流动务工形式。重庆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了“棒棒”这一特殊的劳动者群体与这个特殊的行业,它是“农民工”的一部分,曾为重庆的城市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它又是传统苦力行业的延续,几乎见证了重庆这座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变迁的全过程。本文选择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切入,采用文本细读与田野调查、人物访谈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文化研究相关理论,既对电视剧关于棒棒群体的刻画与呈现进行梳理把握,又将其与棒棒群体纪
诏令作为“王言”载体,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体现出浓厚的国家意识形态,其与文景时期政治制度、文化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诏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故而诏令从起草到颁发施行均有严格的流程规定以确保其准确传达皇帝的命令。
文景时期诏令由侍御史负责起草,此时尚书只是负责传递文书的微末官职。虽有诏令起草部门,但从诏令用词、语气分析可知文帝诏令多为自作。诏令体式在文帝时期也有发展,“策问”这一新的诏令体式是文帝首先使用的。文景时期诏令内容涵盖广泛,可分为求贤、灾异、振贷、封赏赦宥、和亲等多种类型。文景时期,国家制
曼纽尔·卡斯特(Manuel Castells)是西方著名的城市社会学家与网络社会学家,同时他也是20世纪中叶法国空间转向运动最早的发起者之一,自早期经典著作《城市问题》1972年出版以来,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流变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早期“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想”(20世纪60、70年代)以及后期“信息消费资本主义思想”(20世纪80、90年代以降),这构成了其现代性审美意识的两次转向。
空间研究是卡斯特最为关注的学术命题,时空意识的迭变凸显了其审美研究范式的转化。20世纪中后期西
本文通过爬梳和归纳格非新世纪小说文本关于革命和改革的叙述,探察格非的时间意识叙事,并从“反思革命”和“反思欲望”的角度诠释时间意识作为格非的思想资源,在后革命的时代氛围中所呈现的阶段性、差异性和复杂性,以期切入格非时间意识的问题旨归及其价值意义。本论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立足于《人面桃花》中辛亥革命前的革命实践、《山河入梦》中建国初期的工业化建设、《望春风》中的乡村政治运动,论证格非对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实践的反思。在革命阶段的叙事轨迹中,边缘个体的革命追求,因遭受历史错位带来了失败,形成了个人的无
黄州是苏轼仕宦生涯中的第一个贬谪处所,这一时期成为他人生中的重大转折,也造就了其文学创作的高峰。贬谪后的闲散身份,使苏轼有更多的交游时间,交游便成为他黄州生活的重要部分,对其思想和心态的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并促使其文学创作的丰收。本文立足于对苏轼黄州交游史识的爬梳,梳理探究苏轼在黄州的重要交游对象,试分析苏轼与不同人群的交往心态,挖掘黄州交游与苏轼文学创作的关系。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先讲述本文的选题缘由,后论述前人关于黄州时期的研究现状,最后展现文章的研究思路与研究价
二十世纪早期,散落于江南乡村中的小城镇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化。鲁迅和茅盾在文本中再现了当时的状况。本文通过细读鲁迅和茅盾的江南小城镇小说,并结合社会历史材料,尝试勾连乡村与小城镇,在一定意义上重构江南乡村面貌。
早在明清时期,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一大批小城镇。这是在乡村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文化现象。鸦片战争却改变了这一社会历史进程。上海开埠之后,江南的城镇体系随之发生变化。最重要的现象即是伴随着上海的繁荣,江南乡村式微。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鲁迅和茅盾开始了他们的写作。
在鲁迅的笔下,江南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