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苏轼作为北宋朝重要人物,在新、旧两党的权利斗争下,于绍圣元年遭遇贬谪,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惠州度过约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苏轼抵达惠州时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再度遭遇贬谪,苏轼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平静,逐渐适应岭南生活,欲在惠州安享晚年。
寓惠期间,苏轼进行了较为活跃的交游活动。从交游对象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亲族、地方官员、岭南外官员、道士、僧人五类,其中亲族以苏辙、程之才为代表,地方官员以詹范、周彦质、方子容等为代表,岭南外官员以钱世雄、毛滂等为代表,道士以邓守安、吴复古、陆惟忠为代表、僧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作为北宋朝重要人物,在新、旧两党的权利斗争下,于绍圣元年遭遇贬谪,降为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在惠州度过约两年零六个月的时间。苏轼抵达惠州时已有五十九岁高龄,再度遭遇贬谪,苏轼的心态变得更加乐观平静,逐渐适应岭南生活,欲在惠州安享晚年。
寓惠期间,苏轼进行了较为活跃的交游活动。从交游对象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亲族、地方官员、岭南外官员、道士、僧人五类,其中亲族以苏辙、程之才为代表,地方官员以詹范、周彦质、方子容等为代表,岭南外官员以钱世雄、毛滂等为代表,道士以邓守安、吴复古、陆惟忠为代表、僧人以昙秀、南华重辩等为代表。从交游形式角度,可大致划分为书信、出游两方面,其中书信部分,还包括物品传递,如毛滂给苏轼寄去茶叶、白术之类;出游部分,主要集中于惠州及周边地区的出游,如白鹤峰、博罗县香积寺等。从交游内容角度,可大致分为分享生活、交流修养经验及提出民生建设意见三部分。
寓惠期间,苏轼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本文在探析苏轼惠州文学成就时,将苏轼在惠州时期所作、最具阶段特色的文学作品按照主题划分为三类:和陶诗类、朝云主题类、书信类。苏轼最早创作和陶诗的时间是元祐七年,此后一直到绍圣二年才重新创作和陶诗,寓惠期间共作和陶诗约四十六首,占全部和陶诗数量的一半左右,这些和陶诗成为苏轼寓惠期间寄托人生价值观的重要工具。朝云系列顾名思义,以侍妾王朝云为由所作诗词文,共约十三篇,王朝云陪侍苏轼二十二年之久,尤其惠州期间,苏轼仅让朝云、苏过相陪,而朝云在绍圣三年因感染时疫而亡,带给苏轼的打击可想而知。书信类作品则完全可以体现苏轼寓惠期间的阶段特色,可通过苏轼在惠州期间写给友人的信,一窥其寓惠生活。
其他文献
“越女剑”故事为人们所熟知,得益于当代武侠作家金庸对其的再演绎——《越女剑》。其实,传统“越女剑”故事由来已久。东汉时期,完整的“越女剑”故事第一次出现于赵晔《吴越春秋》,并成为历代流传的“越女剑”故事的母本。其后,不仅《太平广记》《剑侠传》《卅三剑客图》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摘录,而且《新平妖传》《新列国志》《越女剑》等书中均有对传统“越女剑”故事的改编。同时,借助于小说的流传和演变,“越女剑”故事也逐渐成为一个诗歌中常见的文学形象,因此对小说和诗歌均有影响。探寻“越女剑”故事的源头,明晰历代
作为唯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莫言在当代文坛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小说不仅以繁复多元的叙事方式、感觉爆炸式的文本语言、深刻独特的人性审视确立了自身价值,而且还塑造了大量基于作家个体情感记忆、呼应时代思潮、带有文化印记的女性形象;可以说,莫言小说中饱含生命激情的女性形象业已成为其艺术成就的有机组成部分。论文结合莫言小说的具体内容,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将其女性形象放置在当代小说的发展历程中考察,在概括其女性形象内涵的同时,探究其生成根源。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女性形象的生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针对《自贡盐业历史档案·契约卷》收录盐业契约及相关文书中的俗语词,从三个视角对其中出现的语汇进行分析研讨:一是从方言语汇的角度入手,研究民间契约档案中大量出现的方言语汇不同于共同语的语汇特征与用法,方言语汇研究反映了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作为自贡盐场组织经营活动书面记录的地域特性;二是从盐业专业语汇的角度入手对契约文书中的盐业语汇进行考释和梳理,大量只出现在自贡盐业契约档案中的盐业语汇反映了盐业档案的行业特征,即自贡盐业档案文书的核心内容是对自贡盐区的盐业经营活动进行记载;三是从契约语汇的角度出
孔子作为儒学思想范式的创造者,几千年来在思想文化等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孔子这一人物形象也广泛进入了文学文本,探究历代文人笔下的孔子书写,也是全面把握孔子历史形象不可忽略的一点。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孔子的研究热度不减,但是以诗歌文体为载体进行孔子形象研究的成果却乏善可陈,尤其是魏晋南北朝与孔子相关诗歌的研究更是无人问津。
魏晋南北朝时期诗歌从记事的乐府诗逐渐向注重内在抒情的文人诗转变,诗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当时政权的更迭和社会的黑暗都客观上促进了士人的思想解放,传统儒学与老庄思想、佛教思
论文主要以梁鸿及其“梁庄系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梁鸿作品的分析,讨论农裔作家身份的多样性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探究梁鸿与乡村间的复杂关系。除“梁庄系列”外,本文还将讨论梁鸿的文学批评、散文、访谈等创作,借此探索文本生产背后创作主体的身份、姿态以及心理历程,试图对梁鸿的乡土书写做出较为整体的把握。
具体而言,论文以文本细读的方式,从农裔作家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围绕梁鸿与“梁庄系列”展开论述;以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对故乡的“回望—重返—离去”三个阶段为基本线索,结构全文。
梁鸿在重返乡村前,对自我
古人所称“中原”,大致包括今天的河南地区,自西周起就是族群杂居和礼乐推行的重地。两周之际时,礼乐的控制地位松动,中原地区的文化融合走向了更加多元的方向。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原有的以宴饮礼乐来建构族群文明的文化精神式微,一种新兴的、注重挖掘个体价值的精神意识逐渐萌芽,集中反映在中原地区的风诗中,使得中原风诗具备了一种内在的整体性。本文拟以殷周人群在中原的融合为线索,以中原地域的风诗为对象,分四部分探寻中原风诗的文化背景与文化精神。
第一部分首先综述了中原在地理与文化上的双重含义。中原最初以一个地域
交游是人生重要的一环,苏轼作为北宋名士,有着丰富且坎坷的人生经历,再加上性喜交游,其交游活动是时代的缩影。熙宁二年到元丰二年,正值王安石变法的推行,这次变法直接影响了苏轼的交游圈,变法下的“文字狱”也改变了苏轼的人生轨迹和创作心态,而交游对文学的影响又是全方面的,所以对苏轼交游圈的研究不仅能对苏轼思想变化和人格魅力有进一步的了解,对其文学创作历程也可以有一个较为系统的分析。
本文共有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王安石变法这一大的时代背景的简单概述以及苏轼在变法中立场的阐述。其中苏轼的立场具有
中国神话传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为靓丽夺目的遗珠,蟾蜍文化深受中国神话传说影响,并生发出了独具特色的奇幻魅力,最终成为了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化符号之一。蟾蜍文化起源于图腾崇拜,完善于神仙学说,应用于文学创作,落脚于实际功用。可以说,蟾蜍文化发展脉络的进一步清晰,有助于再现区域历史情景、厘清时代审美流变,帮助进一步探索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再现生机的可能性。
本文正文共分为五个部分,主要包括:蟾蜍形象的文化类型考论、蟾蜍的实用价值考述、蟾蜍寓意嬗变与审美断裂、新时代对蟾蜍文化的创新性挖掘、蟾蜍文化的影
土家民歌是流传于中国武陵山区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谣,集中分布在鄂西南、渝东南、黔东北、湘西北四个区域。鄂西南包括恩施、利川、咸丰、来凤、宣恩、鹤峰、建始、巴东、长阳、五峰10个县市;渝东南包括黔江、彭水、酉阳、秀山、石柱5个县;黔东北包括印江、沿河、思南、德江、江口5个县;湘西北包括永顺、龙山、保靖、古丈、吉首、泸溪、凤凰、花垣、桑植、永定、慈利、武陵源、石门、沅陵、溆浦15个县区。
本文即以这35个县(市/区)的土家民歌为研究材料,在田野调查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研究土家民歌中的土家语及方俗词汇。
本文旨在以王朔的创作为例研究第三代京味小说,主要分为三个层次:确定“京味”的内涵,梳理“京味”小说流变;分析王朔小说中的“京味”元素及其文化成因;分析第三代京味小说对于前两代京味小说的传承以及发展。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通过比较分析前人研究,界定本文对于京味小说内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简述京味小说的代际演变,引出第三代京味小说及其代表作家王朔,并进一步分析王朔的创作对于第三代京味小说的意义。
第二部分,分析王朔小说中所蕴含的京味元素及其背后的文化成因。首先,王朔等第三代京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