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居民人均收入的不断增长,休闲度假出游比例不断提高,形成了大规模的休闲度假需求,何种类型的旅游目的地能够有效地满足和释放这一需求。目前,旅游产业转型势在必行,而旅游转型势必依赖产品创新和休闲度假市场开发,突破点和着力点在哪里。我国海洋经济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岛旅游经济是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有效发挥海岛旅游对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正是因为以上这些问题,本文将研究对象聚焦到了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海岛拥有宜人的气候、洁净的空气、特有的“4S”旅游资源(海水、阳光、沙滩、海鲜)、优美的海洋景观,是理想的休闲度假旅游场所,特别是近岸型海岛,因为其自身临近陆地这一特点,交通相对便利,可达性强,大大提高陆地居民前往海岛旅游的出行机会。然而目前我国对于近岸型海岛的开发利用不够充分,很多旅游资源闲置造成了浪费。本文希望通过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开发模式研究来解决目前休闲度假市场供给不足与需求旺盛的矛盾。本文在总结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特点和开发一般模式的基础上,明确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开发的核心要素,提出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向海性低密度开发模式。在对南三岛旅游目的地的旅游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条件分析后,利用向海性低密度旅游开发模式对南三岛旅游目的开发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对其他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的开发具有借鉴意义。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南三岛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特色鲜明。与海相关的旅游资源数量多,规模大,在旅游资源中处于主体地位,避寒气候资源独具特色,人文历史旅游资源具有地方性、时代性。旅游资源组合良好。(2)旅游资源“向海性”分布特征。从整体上看,南三岛旅游资源以“点状”、“带状”集中分布在东部海岸、西南沿海和北部地区,是海岛背离陆地一侧的沿海地区,旅游资源分布呈现出“向海性”特征。(3)休闲度假视角下,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比重较高,资源优势突出。以海滩、避寒气候、岛屿、海洋景观、海洋农副产品、水生动物为主要内容的自然旅游资源是南三岛旅游目的地级别最高的资源类型,是南三岛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极具地方特色的历史遗迹、温泉、海洋文化、民俗文化、海岛城镇风貌、民俗活动、休闲度假场所、娱乐设施是其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4)通过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与远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对比分析,得出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具有海陆相互作用明显、对人类活动具有一定的包容性、旅游资源特色鲜明、生态环境良好、旅游服务功能可由陆地城镇承担、交通便利等优势特征。(5)向海性低密度旅游开发模式是在充分认识和尊重海岛的湿地、河流、林地、农田等地理要素和空间环境,客观分析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和质量特征的基础上,从旅游资源、服务设施、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等多个角度出发,提升海岛旅游吸引力、保护海岛生态环境的一种近岸型海岛开发模式。由旅游资源的组团开发、服务功能岛陆联动、海岛产业整合发展、开发强度低密度原则、土地利用圈层模式五部分组成。(6)向海性低密度旅游开发模式能够解决四个问题:一、充分挖掘旅游资源价值,有效突出旅游资源特色。二、合理利用陆地城市外溢效应,促进海岛旅游快速发展。三、以海岛旅游产业为核心,带动区域发展和相关产业发展。四、有效控制负面环境影响,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本文在对相关概念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总结了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归纳了近岸型海岛旅游目的地开发的一般模式;构建了基于休闲度假视角下海岛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在对南三岛旅游资源调查评价、客源市场分析、交通区位、生态环境、土地利用、经济发展等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向海性低密度旅游开发模式的南三岛旅游目的地开发建设构想,对我国其他近岸型海岛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示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