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王小波作为研究对象,以文学精神作为论文研究的基本视角,综合地运用社会历史研究、传记研究、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拟通过对王小波文学精神的系统化与客观性地整合和梳理,历史性地建构起对王小波的重新认识和理解。笔者认为,对王小波的研究能够使我们以回溯历史的姿态和立场对90年代的文学生成与变迁过程有清晰的认识,同时为我们理解自由主义文学思潮提供了可能性的参照。绪论对文学精神进行厘定,在大量文献资料阅读和整合的基础上,对王小波的研究现状进行细致地梳理与评述。王小波独特的文学想象使他被遮蔽在90年代文学史的地表下,他在9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坚守自由的文学精神犹如盗火英雄普罗米修斯,在神圣的历史祭坛中被铭记。第一章论述了王小波文学精神的形成。90年代的历史变动为文学和思想的新变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挣扎中冥想、在艰难中跋涉进而冲破各种生命和伦理的困厄是王小波建立文学精神的现实维度。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规约着王小波的文学创作并构成了王小波文学生成的泛文本知识背景。自由的文体和语言彰显了王小波自由的生命意识,作为一个具有浪漫情怀的行吟诗人,王小波建构的文学想象所具有的价值将在时间的延展中被呈现。第二章论述了王小波文学精神的三副面孔。运用文本细读方法对王小波的小说和杂文进行学理化的阐释是本章的立足点。王小波的杂文在沉默的思考中极力地寻找精神突围之路,小说以寓言的方式书写不同历史时空中人物的精神困境,性的叙事不仅是对新的伦理秩序的召唤,同时也是对知识分子命运的深刻隐喻。“王二”的精神发展谱系被放置于历史和性的土壤中,王小波在确立新的伦理诗学和生命哲学的同时,对植根其中的文化与文明进行了深刻的质疑。第三章论述了王小波文学精神的遗风流韵。媒介对王小波的身份塑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介的力量使王小波能够进入到阅读和批评的视野中。“王小波论坛”、“王小波在线”等泛媒介场与《南方周末》和《三联生活周刊》等共同建构了王小波神话。民间视野远离并挣脱了各种僵硬的批评方法和意识形态的规约,王小波完成了由英雄到凡人的身份置换,他的真实生命镜像也被呈现和还原。结语从意义和局限两个角度阐释王小波的文学实践及其建构的文学精神,指出他将继续作为一个游牧的文学幽灵影响着未来文学的发展。王小波的文学精神经历了想象、生成和实践的过程,因此建立在线性时间意义上的建构式叙事方法和递进式的逻辑思维方式是本文作者在论文写作中坚持的主导思想。对于任何一个作家及其文学精神的研究,最终都以对抽象意义“人”的发现和历史的整合为旨归。坚持客观还原和摒弃诗意化描述是本文写作努力遵循的基本原则,希望本文的写作能够为王小波的后继研究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