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民生报》及其政治主张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yan_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7——1937年十年内战期间,南京国民政府对新闻界实施“党化”的统制政策,包括建立官办的新闻宣传系统、制定一系列严厉的新闻法规、运用特务等非法手段来破坏和迫害进步的新闻事业。在高压、专制的新闻统制制度下,中国的民间报业呈现畸形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首都南京的民营报纸,一方面得到发展的机会,另一方面又受到严格限制,处境艰难、举步维艰。在复杂的时代背景下,由著名报人成舍我创办的《民生报》于1928年初在南京应运而生,它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创办最早、最有影响的民营报纸。《民生报》以不畏强权、敢于说话著称,时常揭一些从其它报纸上看不到的内幕,说一些别人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大革命结束之后,国民党丧失了原有的革命性,新成立的国民政府暴露出了许多弱点,《民生报》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对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政治上着重抨击国民政府政治效率低下,揭露官吏贪污、渎职、腐败;经济上贬斥政府对内搜刮、对外棉麦大借款的政策,同时抨击政府浪费资源;文化上主要批判政府的新闻统制政策,倡导言论自由。“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对日实施“不抵抗政策”。《民生报》强烈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呐喊抗日,批判国民政府对日不抵抗的政策,反对国民政府与日直接交涉、一味依赖国联,谴责国民政府领袖无责任感,倡议消除内争、团结抗日。1934年5月26日,《民生报》因报道行政院政务处长彭学沛贪污一事,被罚停刊三日,《民生报》不服,在报上发表万言书,抒发对行政院的不满,并与彭学沛打起官司。最终得罪了汪精卫,在1934年7月23日被永久停刊。说《民生报》敢于挑战统治者的权威,这件事是最好的说明。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中国基督教大学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时代。在此期间,由于中国民族运动的不断高涨和国立大学的兴起以及基督教大学自身的因素,基督教大学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必须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河南豫东平原自古以来就是河南最重要的农业区。豫东平原是由黄河冲击而成,是我国黄淮河大平原的组成部分,约占全省平原面积的3/4。该地区耕作密集、农业技术相对发达,是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