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方言虚词“哒”“咚”“夯”研究

来源 :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yxq13571302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哒”“咚”“夯”是萧山方言中三个具有指示意义的虚词,语法功能丰富,使用广泛。其中,“哒”表示近指,“咚”表示不定指,“夯”表示远指。   本文通过语法分析,总结出“哒”“咚”“夯”主要有前置于和后置于中心谓词两大分布。同时,这种互补分布分别形成了表示谓词的动态和静态的差别。具体来讲,前置的”哒”“咚”“夯”都有动词、前置介词、进行体标记的功能,后置的都有后置介词、存续体标记和语气助词的功能。本文结合语料对“哒”“咚”“夯”的各项功能的形式分布、语义特征、情貌特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我们根据是否可以被“哒”“咚”“夯”定格为静止状态或结果为标准重点分析了后置“哒”“咚”“夯”对中心谓词的限制情况。   通过研究文献资料和对萧山方言本身特点的分析,本文认为“哒”“咚”“夯”是由“来~”结构“留后舍前”简化而来的典型,并提出了其前置的和后置的两条互相独立的语法化路线。   最后本文通过方言的社会学调查,分析了“哒”“咚”“夯”在萧山城厢镇老中青三派中的使用差别,并尝试对“哒”“咚”“夯”今后的发展趋势做出推测。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期刊
马歇尔·麦克卢汉是20世纪最著名的媒介理论家,他在传播学方面的理论贡献不胜枚举,提出了诸多反传统、有新意的命题,在西方传播学界引起了一场大地震。麦克卢汉的传播学研究
现代汉语方位词“里、中、内”与“外”的对立大致相当于现代越南语中“trong”与“ngoai”的对立。以越南语为母语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里、中、内、外”这组汉语方位词时,
作为狭邪小说的开山之作,《花月痕》在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小说以妓女、士大夫为主要描写对象,其独特的叙述风格与美学品质使其在清末民初,对中国小说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期刊
“民族形式”是在抗日战争特殊形势下耦合而成的一个概念,以往学界往往将其与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问题联系在一起。实际上,“民族形式”问题具有自己的意识形态背景和理
吴敬梓所著《儒林外史》充分遣用各种仿拟技巧,不仅仅是仿唐人小说,同时还袭用了《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以及明清才子佳人小说等多部文本。其中,对《水浒传》的仿
集体领导和分工负责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确立的十项监督制度之首。该制度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党的领导活动中的体现,是我们党的根本领导制度,对于加强和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