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纵深推进,以城镇建设用地为主的城镇、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用地势必会全面扩张,建设用地的需求也随之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靠占用耕地来保障建设用地之需已变得十分困难。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系统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农村居民点数量多、布局混乱、土地利用粗放,农村人均居民点面积过大,经过整理复垦后,折抵建设用地指标潜力巨大。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及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时期,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在这样的背景下,2004年国务院提出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到目前为止,相继开展了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挂钩”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一政策的实施无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需要大量土地与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也有利于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总体目标的实现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能够推动经济建设和城市化发展的进程,显然这一政策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汲取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际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探索土地规划的科学性和土地管理的实效性,并通过定性、定量分析,围绕着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关键问题展开论述。以湖北省房县为例,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从必要性和可行性两方面作了研究。并提出了房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为山区县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挂钩工作提供方法借鉴。
本文首先应用文献资料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关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研究进展,其次通过房县第二次土地调查资料从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状况等方面综合分析了房县进行增减挂钩的基础条件。在预测房县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规模的基础上,利用人均指标法和灰色数列GM(1,1)模型预测了房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及城镇建设用地挂钩需求,应用人均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AHP)测算了房县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最后基于上述分析和研究针对研究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提出了几点建议。
采用人均定额法、趋势预测法、灰色系统预测法多方法综合预测规划末期房县城镇建设用地需求规模为1102.7公顷,根据2005年现状城镇用地规模、规划期间需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结合上级规划下达新增指标,得到151.24公顷的需求空间需要通过挂钩予以解决。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潜力按照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计算,考虑到制约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从经济因素、社会因素和土地资源因素3个方面进行分析,建立农村居民点整理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因素限制下的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计算,得到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复垦的现实潜力为2232.32公顷。即为挂钩潜力规模227.85公顷,与挂钩需求规模151.24公顷比较可知,能满足挂钩的需求。在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合理有效的行政措施、经济手段和技术方法,可以有效地落实挂钩政策,促进房县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