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时期继承制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kkw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民国时期是一个承前启后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的法律价值观与近代西方的法律思想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传统的法律体系逐步瓦解,新的法律体系开始重塑,中国法制开始了近代化的发展进程,这种强烈的互动局面在民法领域尤其是婚姻继承立法领域表现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法律移植与固有传统之间的冲突和立法者在国家法与习惯法之间的抉择。继承法是家族法中与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联系最为紧密的身份法,因此对继承法的分析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民法近代化和揭示中国法制变革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力求完整地描述中国继承法近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将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简要说明了中国传统继承制度的概况,具体包括中国的传统身份继承制度和中国传统财产继承制度。通过对历代继承制度的描述,为下文描写清末民初的继承法变革做好了铺垫。第二部分则交代了民国时期的继承立法背景,包括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背景。第三部分则按照时间顺序对民国时期的继承法草案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包括清末的1911年的《大清民律草案》的继承编,1925年的北洋政府的继承法草案、1928年的民国政府的《民国民律草案·继承编》在内的三部草案和1930年的《民国民法典·继承编》一部法典。在继承立法具体起草过程中,通过历次习惯调查的结果、相关司法判例和解释例,来分析立法者在处理习惯法与国家法关系时的态度和法律移植与本土化之间的选择。第四部分从内容和特点角度,对民国民法典进行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其中重点关注男女平等原则的确立、特留分制度、法定继承制度、遗嘱继承制度和限定继承制度五个方面,揭示了立法者在西方法律制度的移植和本土习惯法之间的艰难抉择,并通过对民法典的相关司法诉状和判例的分析,来描绘继承立法的在近代化发展中的成长轨迹。第五部分是对民国继承立法的一些启示,这部分是对民国继承立法近代化的成果的总结和理论升华,包括法律移植的成因和必要性、国家法与民间法的关系、大理院的司法实践和对中国现行继承法的立法意义。通过对中国继承立法由古至今几千年发展脉络的梳理,并结合民间习惯调查活动和司法判例的考察,分析民国时期继承立法的演变过程,来揭示我国继承立法近代化的发展特点即:通过在法律移植和本土化、国家法与民间法之间寻找契合点,为法律近代化发展服务。同时以史为鉴,从法制史角度为现行继承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立法参考和实践样本。
其他文献
<正> 苏轼《前赤壁赋》云:"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对其中的"声"和"色",查阅了许多注本,均未见为之加注。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
近年来中小企业集群已经成为热点话题,西部地区需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集群。为了促进西部地区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西部各地区的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政策,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学新型篮球专项教学也面临着重大调整。"心智技能互动"作为一种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切实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截至2011年8月,中国手机用户总数已达9亿多用户,俨然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面对容量巨大且竞争激烈的手机市场,小米手机作为国产手机的一个新品牌,抢先发起攻势,争夺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兴趣教学、构建趣味课堂已经成为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如何能够更好地针对高中数学学习的特殊性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数学课堂,值得我
为解决棉纺行业产品工艺设计对知识的快速响应问题,在研究和分析现有多种知识表达方法及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利于程序实现的基于实体数据模型的关系数据库知识建模方法,
研究了新月形沙丘粗糙面的二次极化电磁散射.结合射线追踪理论,由一次散射面元的反射场照射到二次散射面元,采用基尔霍夫近似推导了二次散射面元的二次极化散射场.计算结果表
该研究旨在探查 4、5、6岁幼儿空间上下和前后方位传递性推理能力的发展水平及不同实验条件 (一致、模糊、冲突 )下儿童的传递性推理能力。为了尽量降低记忆对推理的影响 ,要
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石榴》一文为例,从明要求、习方法、重评价三个方面探讨了仿写性练笔的指导步骤。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搜集到的54本大陆学者编著的社会心理学教材的目录与页码进行分析,旨在对中国社会心理学的知识体系进行初步探讨。通过研究我们首先得出了迄今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