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用论分析日语依赖行为中的“配虑表现”—兼与汉语相比较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日本,关于“配虑表达”的研究,是在“礼貌原则”理论热潮的影响下诞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中国以“礼貌原则”为中心而进行的英语和中文的比较研究并不罕见,可是,关于日本的“配虑表达”的研究,尤其是从中日对比的角度进行的“配虑表达”的研究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盲点。中国的一些高等级的日语学习者在使用日语进行交流的时候,经常被指出由于“配虑表达使用的不足”而犯错误。这并不是因为这些日语学习者掌握的日语词汇和语法不足造成的,而是因为没有充分的理解与我们中文不同的日语特有的“配虑文化心理”以及“配虑表达”的使用规则引起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从语用学角度对“配虑表达”的研究将成为一个值得开发的领域,尤其是从中日两国对比方面的研究将备受瞩目。  本文,并不是分析“配虑表达”的全般,而是将研究范围限定于构成“配虑表达”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依赖”这一言语行为。以“依赖”时,使用的“配虑表达”为对象进行研究。关于论文中使用的“依赖”时使用的“配虑表达”的全部数据是从中日文的电视剧中抽出的。本文论文在“礼貌原则”的普遍原理的基础之上,结合中日两国依赖行为时使用的“配虑表达”的实际用例,对受人际关系和依赖事件的影响的句型的选择使用进行总结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两国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找出两国进行“依赖”行为时使用的“配虑表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不仅有益于中日异文化的理解,而且对于今后的日语教学也将有所帮助。  本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在第1章中,首先阐明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在对先行研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指出先行研究中存在的几点不足。接下来,对本论文中涉及的几个重要的术语予以解释和说明。最后,围绕本文的研究资料和研究方法进行简单说明。  在第2章中,首先通过对和“配虑表达”相邻近领域的“敬语表达”,“敬意表达”,“待遇表达”,“礼貌原则”等概念进行比较,明确“配虑表达”的概念。然后,结合布朗·莱文森的面子的概念分析“依赖行为”,指出“依赖行为”是“威胁到别人面子”的最典型的例子的基础上,指出日本人在进行“依赖行为”行为的同时,为不伤及对方的面子,使用着各种“配虑表达”。最后,引用“泷浦”的理论,结合布朗·莱文森的“礼貌原则的策略”,将依赖行为分成“前置部”,“导入部”和“主体部”三部分,将“依赖行为”时的“配虑表达”分成“共感型”和“敬避型”两种,并做成表格。  在第3章中,结合从日语电视剧中收集的“依赖行为”场面的数据结果,考察“依赖行为”时,“配虑表达”策略的使用情况。将依赖行为分成“前置部”,“导入部”和“主体部”三部分,对日本人进行“依赖行为”时,“配虑表达”的策略的使用情况,文型的选择以及背后隐藏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原因进行分析。此外,在本章中还结合实例,还尝试对依赖行为中具有“配虑“效果的“副词”和“句末表现”等进行分析。  在第4章当中,结合从中文电视剧中收集的“依赖行为”场面的数据结果,对进行“依赖行为”时,中国人“配虑表达”的策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手对进行“依赖行为”时,中日两国“配虑表达”的策略的使用情况及原因进行对比分析。  在第5章中,对进行“依赖行为”时,中日两国“配虑表达”的策略的使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之处,需要反省的地方以及今后的研究课题。
其他文献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86-1940)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爵士乐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兼为爵士乐时代的局内人和局外人,菲茨杰拉德尽情享受了这一时代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关于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研究者掌握的资料不同,所属的文学流派各异,对辛格作品的见解也就不同。我国研究者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多丽斯·莱辛(1919-)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颇富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主题涉猎广泛、体裁多变,体现了莱辛对各个时期不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在其众多作品中,始终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何谓数字经济rn近年来,业界先后提出了智慧经济、知识经济、智能经济、信息经济等概念.很多人都问: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别是什么?rn总的来说,数字经济是相对农业经济和工业经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
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称的是蔡和森。1920年8月和9月,正在留法勤工俭学的蔡和森,在给毛泽东写的两封信中,详细地研讨了共产党问题,提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