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的结构耦合

来源 :甘肃政法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ot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环境治理模式先后经历了“政策先行”——“环境法治”——“整体主义与环境善治”三个发展阶段。在依法治国的基本思路下,“环境法治”阶段逐步建立了多元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但却没有妥善解决环境治理实践中“环境政策主治”的制度惯性问题,致使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模糊不清。所以,厘清多元环境治理工具的功能关系并找寻彼此之间优势互渡之路径,是满足“整体主义与环境善治”未来发展的前提。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是我国当下最主要的两种环境治理工具,二者结构耦合模式的解释路径,对厘清当下中国环境保护多元治理工具的边界,并促进相互之间的功能整合和优势互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环境政策先行”的基本国情和“环境政策主治”的路径依赖,使得我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在环境治理实践中凸显的问题相较于其他国家更加复杂,故不能简单的通过法律移植的方法寻求出路。而系统论方法的研究视角,恰好与中国语境下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关系分析的议题相契合。系统论相比于其他经验科学、结构主义等研究范式,最大优势在于为社会现象寻求解释路径时持有的视角是动态的,这恰好契合了我国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运行特点和环境治理对象(生态环境)动态平衡的特点,为环境治理模式实现系统性和整体性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借鉴,从而达到环境善治的目的。而经验的、结构的视角之所以难以突破既有的视角边界,主要是因为其范式本身就是静态的,如若想要有所突破,其必然以突破自己的理论底线为前提。所以,在环境要素治理的层面,结构的和静态的视角能实现对环境要素的保护,但难以周延对生态系统整体功能的把握。以系统论的方法解释环境政策与法律在环境治理实践中的关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法律实证主义的狭隘视角和原子论方法的局部性思维弊端,从而得以实现在宏观层面上梳理、归纳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在环境治理过程中的激扰和互渡关系,在此解释路径的基础上,灵活切换研究方法和视角以服务具体环境治理问题的解决。因为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分别内嵌于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之中,且合法性是一切政策改革效力的前提,所以,有效的环境政策必须结构在法律规范之中的同时,但却独立运行于法律系统之外。在系统论方法的解释路径下,透过系统间的信息沟通和系统内的自我观察,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得以实现在系统、结构和功能层面的良性耦合模式建构之可能:环境政策与环境法律“高内聚低耦合”的结构耦合模式。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克班宁长循环脂质体的处方筛选和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制备克班宁长循环脂质体,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葡聚糖凝胶过滤法分离脂质体,紫外分光
采用康春花、孙小坚和曾平飞(2016)提出的等级反应多水平侧面模型探讨了评分者人数和项目个数对被试能力估计准确性的影响。模拟研究的结果表明:(1)随着项目个数的增加,估计值与真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其中的公路桥梁建设工作也备受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而且随着群众的物质生活能力逐步增高,其对
首先对凝汽器利用LNG冷能的方案进行推导计算,表明了利用LNG冷却凝结水,再将冷却后的凝结水喷淋至凝汽器中的冷能利用方案效率最优。其次对喷水量进行计算,并提出了对电厂凝
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在古希腊海军战斗中,三列桨战舰无疑是其中的主力。该型战舰拥有高航速和灵活机动的特点,但也存在内部空间狭小、战舰补给储量不足,且无法在舰上制作食
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HDR)图像由于亮度范围大,细节层次丰富,比普通图像能更好地记录和展现真实场景的明暗细节,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图像、航空遥感、虚拟现实、跨媒
自我是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认知心理学对其的关注体现在可能自我上。文章通过对可能自我已有研究的初步梳理、归纳,反思可能自我未来本土化的研究,以便为进一步开展自我研究提供
我国生态环境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污染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的解决,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也成为了社会公众关注的重点话题。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方法进行分
SW-LiDAR系统在中国测绘科学院的指导帮助下,作为国产机载LiDAR的先行者日趋成熟,系统集成方面可以满足高精度轻小型,硬件和一些辅助软件也通过项目在不断创新和改革。安置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