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译者是翻译活动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其与译作在目的语市场的适应与生存有着密切联系。然而以往的翻译研究大多采用规范式研究,大多把重点集中在翻译性质,标准和技巧方面,而忽视了对译者进行系统的研究。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西方翻译研究出现了重大的转折,文化取向开始盛行。翻译研究的文化取向开始关注译者,译者主体性研究成为新的研究课题。然而直至胡庚申提出“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译者的主体性和作用才得到实质性的凸显。胡庚申借用达尔文进化论的“适应/选择”学说,从译者的角度把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219)。在翻译活动中,无论是“适应”还是“选择”都需要译者来完成:适应是译者的选择性适应;选择是译者的适应性选择。译者的适应/选择主要体现在:译者对“需要”、“能力”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选择。有“中国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美誉的《老残游记》,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书中借江湖游医老残的游历见闻,揭露了当时的社会黑暗和人民的悲惨生活,其语言艺术上的成就在晚清小说中首屈一指。其英译文早在1929年就有了亚瑟·韦利译的原书第三回,刊在《亚洲》杂志上。后来又出现了很多英译本,其中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的译本广为流传,再版次数颇多。在这个译本中,呈现出纷繁的语言现象,反映出译者根据不同的需要做出多种翻译策略选择,体现了作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本论文以《老残游记》和杨宪益、戴乃迭译本为纬,以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为经,通过对作品的全面分析和对理论的阐述,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得出可令人信服的结论。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分别从译者对需要的适应与选择,对其自身能力的适应与选择以及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与选择三方面着手,探析《老残游记》这部在国内外文学界都颇负盛名的小说是如何在译本中再现其独特的风格。通过分析杨宪益和戴乃迭的译本,分析译者是如何适应外部需求和自身内部心理需求来选择作品,如何在语言维度对原作风格的适应和在翻译策略上做出正确选择,如何对读者阅读心理的适应,对原语文化的适应及做出相应的翻译策略的选择。胡庚申的翻译适应选择论的提出为译者的研究和翻译过程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研究从译者的适应选择角度,全面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所译《老残游记》的全过程,较全面地分析了杨宪益戴乃迭为何选择该文本及如何翻译该文本的问题。此外,本研究可以作为一个案例证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