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于2007~2008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林甸县大豆试验基地进行。土壤类型为草甸黑钙土,试验选用EDTA-Mn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相结合,以垦农4号大豆品种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大田小区试验,探讨锰营养不同施用方式,不同施用浓度,对大豆的形态生理、氮素营养、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本研究为合理地进行大豆的锰营养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中浓度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能够提高大豆株高和增加根冠比,有利于促进大豆植株各部分的干物质积累,高浓度锰处理则表现出抑制作用。不同生育时期各处理间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差异。大豆在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以后的不同时期内,同化物分配中心不同,前期生长中心为叶,中后期转向茎,后期集中于荚。说明锰能够合理地调动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有利于大豆生育后期籽粒的建成。中浓度的锰浸种和叶面喷施处理均增加了大豆叶片中可溶性蛋白质、硝态氮及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到了生育后期浸种效应逐渐减弱,叶面喷施的效果比较显著,且均以中浓度锰处理为最高。中浓度的锰处理对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有增加的趋势,还能够在不同程度上提高大豆根系活力的强度及大豆功能叶片中酰脲含量。中浓度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处理能够提高大豆叶片中氮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其中大豆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及蛋白水解酶活性在各处理间达到最大值,且叶面喷施效果较浸种处理显著。谷氨酰胺合成酶(GS)、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谷氨酸合成酶(GOGAT)变化趋势基本类似,中浓度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均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大豆功能叶片中以上三种酶的活性,而高浓度锰处理均在一定程度上对大豆的氮代谢指标起到抑制作用。在初花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锰后,叶片中锰含量随着锰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大豆收获后,经不同浓度锰浸种与叶面喷施的种子中锰含量调控效应表现不同,当组合为A4B4时,大豆种子中锰含量为最高。在田间条件下,无论是锰浸种还是叶面喷施处理,中浓度锰处理均能够改善大豆的产量性状,明显地提高了大豆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及百粒重等。锰浸种与叶面喷施对大豆产量的调控表现均以中浓度锰处理为最高,其对产量有促进作用,且与对照达5%显著水平,而高浓度的锰处理则起到抑制作用。在大田条件下浸种与叶面喷施的最优组合为A3B3处理,大豆产量比对照增产达33.32%。无论浸种还是叶面喷施锰肥,中浓度锰处理均可降低大豆脂肪含量,增加蛋白质含量。叶面喷施锰肥时,中浓度锰处理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与对照均达5%显著水平。当浸种与叶面喷施组合为A1B3时,大豆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与对照缺锰处理A1B1达5%显著水平,而脂肪含量最低的处理为A1B3,说明中浓度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组合时可显著的增加大豆蛋白质含量,降低其脂肪含量。综合来看,中浓度锰处理在改善大豆形态生理和氮代谢指标方面,有显著作用。特别是中浓度的锰浸种与叶面喷施配合施用对增加大豆产量、提高蛋白质效果最佳。